第九十九章——周瑜的举荐(求订阅)(2 / 3)

无双大都督 雪颖风 4662 字 2017-08-05

其否决。

郭嘉仅仅只是摇了摇头,对着曹操说了一句便是瞬间令其将心中的决定推翻。

“主公是想让其收买人心吗?”

也许乍一听起来,感觉是令人毫无头绪,听得云里雾里,可是曹操又哪会听出郭嘉口中的隐含的意思。

毕竟曹操也不笨。

若是曹操笨的话,他早就在孤身刺董的时候便已是没了性命,又哪里能走得到今天这番地步。

要知道,此刻的曹操可谓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然便是占据着大义。

很多时候,曹操需要得仅仅只是一纸诏书,就如此刻一般。

至于郭嘉为何所言,其曹操的决定是想让孙权收买人心,这便也是涉及到了孙家的出身。

据孙坚自已所言,其祖上乃是兵圣孙武!

然,其孙坚一家却是居住在吴郡之地,却不免让人怀疑其祖上的真实性。

毕竟孙武在春秋时期乃是齐国人,而孙坚一家所居住的吴郡,在春秋时期,却是吴越的所在。

虽然言自己一家乃是迁徙而来,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

只是孙家出身于吴郡之地,这本身就给了孙权收买人心的便利,毕竟孙权本就是出身在吴郡富春县。

对于一个极具野心的人来说,此等便利的机会又如何不会将其把握住呢。

虽然因为孙坚出任了长沙太守,离开了吴郡,使得吴郡的世家并不将其承认为江东世家的一员,但就凭着此时孙家掌控着江东之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其治下之名是否承认。

而对于从小长于吴郡的孙权来说,说上几句吴越侬语,跟百姓套套近乎,想要收拢其心,还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若是此刻再将其封赏为吴郡太守,那可正合了孙权之意,成了郭嘉口中所言的那般让其收买人心。

只是这般的收买人心对于曹操而言,却是万分不利的。

一旦让其统合在了一起,借助地利,虽然孙权不一定能打到北方来,但曹操若是想要一统天下,渡江南下却是绝对会是成为一件难事。

先不提其孙权在统合了治下之民的民心之后,其实力究竟有多强,单单就是曹操手下的那批将士全是北方之人,不识水性,想要渡江,本就是不易了。

而江东之地多河川,虽然马战、步战不行,但要说其水战,却是其极为擅长。

仅仅只是不吐这一点,就能足以让其江东士卒狠狠地吊打一批北方士卒。

因此在郭嘉的劝说之下,曹操最终决定,还是将孙权的吴郡太守换成会稽太守,至少不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就不那么容易往里面掺杂自己的人了。

毕竟江东世家的势力可是错综复杂的很,一个没有处理好,就很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威胁到孙权的统治地位。

毕竟他也才刚刚上位,在众将领之中的威信此时还不高。

至于讨虏将军以及吴侯的爵位,也不过是曹操另外一种安抚手段,仅仅一个太守之职,就想要打发了孙权,那孙权又岂会甘心。

且先不说陆逊在许都的朝堂之上接受了刘协对孙权的封赏,就说周瑜因为心中暗含着对孙权的怀疑,便是在将孙策下葬了之后,对着孙权进言,愿为其举荐一名内政人才。

其意不过就是为了先从孙权的身边离开,好让自己在暗中仔细查探。

孙权在听闻了周瑜的进言之后,对于周瑜所说的内政人才也是不免起了好奇之心。

毕竟周瑜的名就在这里,能得到周瑜称赞的人又岂会是庸才。

更何况,周瑜所举荐的还是内政人才,这更是让孙权的心中期待不已。

他与自己的大兄孙策不同,因为不常领兵,反而更喜欢玩弄权谋之术,便是清楚的知晓,想要发展一地,其治下想要清平,内政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要素。

毕竟,若是内政不行,粮草不济,他又拿什么来当做自己立身于乱世的资本。

而没了立身于乱世的资本,那么分分钟就会人所吊打。

很快,灭亡就会降临到其头上。

所以在得知了周瑜为了将自己举荐的人才能够立刻出任而亲自出马相请的消息之后,孙权很快便是同意了其请求,命其尽快将举荐的人才带来。

虽然此时陆逊还没有带回朝廷的封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郡太守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身为一郡太守,那么开府建衙又有何不可。

现在本就是乱世,谁又会真正的在意,开府建衙之人究竟到底有没有其资格。

更何况,虽说朝廷封赏的只是一郡太守,可谁都知道,这江东之地真正的掌控者是何人,又怎么会真的在乎有没有违制呢!

临淮东城县内的一处庄园之中,周瑜正坐在书房之中,缓缓的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