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衣带诏事件(五千大章奉上,两章合一,求订阅)(3 / 4)

无双大都督 雪颖风 5805 字 2017-07-03

刘协带着董承出了宫殿,来到太庙,转而步入了功臣阁内。

焚香礼毕之后,刘协领着董承观看其中画像。

刘希指着中间画着汉高祖容像的画像,开口问道:“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

听闻了刘协的问话,董承心中大惊:“陛下戏弄臣下了!圣祖之事,如何不知?”

“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刘协听闻了董承的话语,心中悲戚万分,感慨道:“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却是如此懦弱,岂不可叹!”

随后又是指着左右二边的画像,开口问道:“此二人可是留侯张良、酂侯萧何?”

望着两人的画像,董承点了点头:“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

刘协沉默了一番,随后见左右之人距离自己较远,便是对着董承轻声言道:“国舅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

“臣无寸功,何以当此?”

“国舅西都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朕无以为赐!”望着举止无措的董承,刘协感叹了一声,指着自己身上所着衣袍玉带,对其说道,“国舅当穿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

听闻了刘协的话语,董承顿首称谢。

刘协解下袍带赐与董承,在其耳边密语道:“国舅归去之后,可细观之,切勿负了朕意。”

董承听闻了耳边的密语,呆呆的望着刘协,随后对其点了点头。

穿袍系带之后,董承便是告罪了一声,退了出去。

早先董承与天子见驾陆隔之时,便有人密报与曹操知晓,曹操听闻了消息之后,随即入宫而去。

董承出了功臣阁,才过宫门,恰巧遇到曹操前来,急切之下却无躲避之处,只得立于路侧施礼。

曹操望着董承,笑语了一句,开口问道:“国舅何来?”

“适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董承听了曹操的问话,行了一礼,答道。

听闻了董承回答的话语,曹操皱起了眉头:“何故见赐?”

“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

“解带给我看看!”

董承心知衣带之中必有密诏,恐曹操将其看破,头上不时的冒出冷汗,却是迟迟不解腰间玉带。

曹操见董承迟迟没有动作,心中立刻便是起疑,对着左右之人大喝道:“没看到国舅大人手脚不便吗?还不快快上前帮其解下来!”

话语落下,跟随在曹操身侧的两人便是上前按着董承,帮其解下了玉带,递于曹操。

曹操拿过玉带看了半晌,突然笑道:“果然是条好玉带!再脱下锦袍借来一看!”

经历了强解玉带之后,董承心中畏惧,不敢不从,只能是脱袍献上。

曹操接过锦袍,用手将其提起,对着日光细细详看。

看完之后,自己穿在身上,系了玉带,回顾左右之人,笑言道:“长短如何?”

左右之人看过之后,连连称美。

曹操转过了头,望着董承,对其说道:“国舅便将此袍带转赐与我,如何?”

听了曹操的话语,董承用手擦了擦脸上的冷汗,恭敬的对其回应一声:“君恩所赐,不敢转赠,还容我以其他之物相赠!”

曹操的视线紧紧的盯着董承,冷哼了一声:“国舅受此衣带,莫非其中有谋乎?”

董承听闻了曹操的话语,立刻跪拜在了地上,对其惊呼道:“我怎么敢呢!司空若是想要,自可将其留下!”

曹操望着董承跪拜的身影,久久没有言语。

许久之后,曹操仰天大笑了一声:“公受君赐,我怎可相夺?”

“不过是句戏言罢了!”

话语落下,曹操便是脱袍解带还与了董承,心中却已是暗暗提防了起来。

他才不信天子会无缘无故的便是赠衣赠带,其中必定藏有玄机。

曹操已是在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便是赶紧命人将董承监视起来。

董承辞了曹操回到了家中,一直到深夜都是一个人独坐在书院中。

将衣袍仔细反复看了,却是并无一物。

董承皱着眉,细细思之:“天子赐我袍带,命我细观,其中必有深意!只是如今不见其踪迹,这又是为何?”

沉思了一会之后,又取了玉带反复翻看,见那玉带乃是白玉玲珑,碾成小龙穿花,背用紫锦为衬,缝缀端整,其中也是并无一物。

董承的心中疑惑不解,将其放于桌上,反复寻之。

良久之后,董承只觉得自己倦意甚重,正欲伏案而寝之时,灯花崩裂,落于带上,烧着背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