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赵昺,只是微微一笑,道:“柴侯,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怎么造出这么大两艘战舰出来的?”
柴安回道:“臣将所有的造船师和木工都请来了,每个造船师和木工再各带两个徒弟,加起来,拢共有一万七千六百二十四人。昼夜开工,总算没误了皇上的工期。”
指挥着一万七千多人造两条船,这对工程的把握和对人力的安排,那得精确到什么程度?
反正赵昺是不能想像。后世的造船厂,那都是人工智能辅助,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柴安,可堪大用啊!
赵昺道:“动力问题怎么解决的?”
柴安道:“还是用人力和风力。一条船安排六百人划桨,分成三班,一个时辰一换。另外首尾设有风帆。”
这两艘巨舰,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高有七层。活脱脱就是一栋巨大的高楼。这么高,顶甲板上万不能设风帆,不然风一来,船就该倒了。
苏刘义从初见时的震惊中醒了过来,道:“柴侯爷,就算同时有一百人划桨,动力也是不够的吧?”
柴安道:“苏将军高见,一百人划桨,确实不够。所以我还备了六艘中型楼船,把藏兵楼拆了,俱都装上风帆和桨手,在前面拖行。”
这就是拖船了。
苏刘义道:“皇上,恕末将见识浅陋。这样巨大的舰,就算到了海上,行动也是十分的迟缓,打起仗来,恐怕是十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