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与现代手榴弹相提并论,但爆炸原理是一样的,火药被装在铁球里面,点燃外面引线后发生爆炸,依靠爆炸产生的铁片,冲击波杀伤对方。
战船相距非常近,绝大多数震天雷都扔到对方船上,前面的战船常常扔了四五颗,突然爆炸,铁片横飞,站在船头正准备登船的大西军将士被炸得七零八落的。
过去水军也使用水雷,如嘉靖二十八年(1549),唐顺之编辑的《武编》,记有“水底雷”,将铁壳雷放入密封的大木箱里,沉入水中,下用 3只铁锚定位,上用绳索连发火装置接到岸上,当敌船接近时,岸上伏兵拉火引爆。它实际上是一种拉发锚雷。
还有一种触发沉底雷,王鸣鹤撰于16世纪末的《火攻问答》中,记述一种触发沉底雷,称为“水底鸣雷”。它是将铁壳雷放入密封的大缸中,沉于水底,上横连绳索于水面下一二寸(约0.033~0.066米)处,并与雷体内的发火装置相连,敌船触之,机落火发,炸毁敌船。
虽然北宋末年的时候汉族同胞都开始使用震天雷守城,但这还是第一次用于水战。
有个说法,就是1974年南沙海战英勇的共和国海军将士用手榴弹打趴越南海军,虽然震天雷只是手榴弹的一种雏形,但突然使将出来威力还是颇为惊人的。
义勇军飞虎战舰、舢板船都是改装后的专用军舰,将士一个个躲在女墙后面,躲在湿棉被后面,现在有的棉被已经着火了,直接在烧着处点火,然后将一枚枚震天雷扔过去。
震天雷突击,大西军船只被炸得七零八落的,为了躲避震天雷,一些人见势不妙,更是直接跳入水中。
王复臣高声吆喝,想要后退,但现在是顺水,要想退却难上加难,双方在江面上来回厮杀,如此一炷香功夫,大西军战船不但炸沉炸伤十余艘,而且整个阵形被冲得七零八落的,大家各自为战,极为混乱。
让人惊讶的是义勇军根本无心恋战,现在居然冲到上游,如此才没有造成更大损伤。
大家长舒一口气,很多人从水中重新爬上战船,大家重振旗鼓,以恢复阵形。
如此不到半柱香功夫,突然看到义勇军重振旗鼓,重新从上游顺流而下杀了下来。
冲到上游的义勇军船只现在已经调好头,重新装填好火药,现在正一面炮击,一面顺溜而下杀了下来。
众人大惊,刚才对方逆流就炸沉、炸毁数艘己方数艘战船,现在顺流而下,战局可想而知。
现在大家根本不顾王复臣的号令,驾驶着船只纷纷逃窜,陈怀西率领水师顺流而下,经过半天鏖战,大败刘文秀好不容易建立的涪江水师,俘获大西军水军右都督王复臣。(如同湘军靖港水战本来顺流而下,但被太平军阻击而撤退不及,如此方被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