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海棠(2 / 3)

弓马撼山刀 戈戈吉 4093 字 2017-05-15

身伺候于侯爷左右。

不料有一次,醉酒后的侯爷将其***那时的侯爷妻妾已有十六房,虽不能与皇宫后院相比较,但对于将门侯府来说即便再添十房妾室也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

母亲豆蔻年华的芳龄对英武豪迈风流倜傥的侯爷虽是敬仰崇拜,奈何身份卑微上不得台面,此事一经暴露便惹得侯府正牌夫人琼香勃然大怒,即刻下令将魏海棠逐出了侯府,并警告其永世不得在侯府内出现。

被逐出府门的魏海棠本就是苦命的孤儿,一朝离了侯府便无处安生只好流落于街头,继而被一老菜农收留带回到南川乡下,不久之后才发现身怀侯爷骨肉已是三月有余。

好心的老菜农把魏海棠当做是干女儿一般好生抚慰,并劝阻了她想要回侯府去告知侯爷自己怀上他骨肉的事实。说是侯门深似海,后院是非多,那些个宠妾夫人岂能容得下她这么身份卑微的小婢女来跟她们一起争宠呢,再者说为了孩子能健康无忧的成长,不至于被那些个身份高贵的兄弟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还是把此事瞒下的好。

魏海棠细细一想老菜农说的话那是极有道理啊!侯府内已有公子小姐不下十个,再多自己的这一个虽说也不算多,但少了这么一个也不算少。

侯爷终日忙于军务,根本就从不关怀哪个公子小姐叫什么名字是何人所生,更加不会过问后院里经常发生的妻妾们搬弄是非的小打小闹。

若是回府去,母凭子贵自然可以在侯府里有个立锥之地,但是,以自己的身份地位何以在为数众多的妾室群中争宠?又何以为势单力孤的孩儿撑腰?从而尽到一个母亲最起码的保护之责呢!

而且,侯爷正室琼香已然把自己逐出侯府并警告永世不得回去,自己又何必去触那霉头与她针锋相对呢。

伺候侯爷时魏海棠便知道,这位正室琼香乃当今大柱国之长女,自幼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听闻还能骑射剑术,端的是名女中丈夫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魏海棠细细一分析其中厉害关系,便依了老菜农劝阻,以老菜农养女的身份安心呆在了南川乡下,最终十月怀胎含泪产下一子。

生产之日,老菜农在自家神龛之上点燃了盘绕成九层佛塔形状的九只檀香,祈求列祖列宗以及菩萨仙人们保佑魏海棠母子平安,并求来村里面最有经验的老严婆来为魏海棠接生,经历了生死攸关两天两夜命悬一线的努力,魏海棠才用尽全力产下了孩子。

佛塔檀香燃尽之时迎来了孩子出世的第一声啼哭,是那九只佛塔檀香保住了魏海棠母子的性命,所以她把儿子取名为九只檀,名字寓意里真的完全与侯爷没有半点关系,以此来撇清与侯爷一刀两断再无瓜葛的决心。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不知何时被那侯爷正室琼香得知了她们母子俩生活在南川乡下的消息并亲自前往探望,看到了昔日的卑微婢女魏海棠已为人母,也看到了侯爷的亲生子九儿。

当时的魏海棠向琼香做出保证绝不会把生下孩儿之事公诸于众,并许诺绝不会让孩子知晓自己身为侯爷之子的事实,毕竟这个孩子尴尬的身份是大宋国唐唐一品侯的官衔地位所不能接受的,也是侯府之内二十余名妾室三十多位公子小姐所不能认同的。

做为侯爷正牌夫人的琼香便做主将此事按下,给了魏海棠母子一些银子让其不至于缺衣少食,也相信了魏海棠所言与侯府再无牵连的话,便将远在南川乡下的魏海棠母子遗忘了,再没来骚扰过。

直至九只檀成年,离家八年之久从青海葫芦岛玄武门学艺归来见到了早已卧病在床奄奄一息的母亲之后,才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背景。

母亲在病榻前对九只檀说,侯爷贵为国之重将守护着一方疆土数十载,从未让外敌侵入边关半寸土地,他是英雄,是值得你引以为傲的父亲,不要责怪他,也不要埋怨命运,若不是离开侯府来到南川,母亲也不能生活得如此幸福,亲眼看着九只檀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并且学成武艺回来,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母亲在弥留之际,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侯爷,你还记得奴婢的名字吗?侯爷,奴婢别无所求,就想问问你,还记得魏海棠吗?”

那是一段天人同悲的日子,六月的梅雨季节细雨连绵不断,那雨一下便是二三十天,守护在母亲坟头之前,九只檀的泪水融入雨里冰凉如洗。

想着母亲含辛茹苦二十余载,隐姓埋名在南川直至归世都从不曾离开过此地,就是为了保护自己那见不得光的身世,为了保护自己能健康平安的成长。

如今她含恨而终,唯一的心愿只是想知道那个一生负了无数人却受到万人敬仰的侯爷达木措是否还记得当年平南侯府里的小婢女魏海棠!

多么卑微的心愿!多么凄凉的一生!多么短暂的生命啊!为什么不等儿子长大孝顺你你就撒手人寰?为什么你不亲自去问你那可怜的却牵绊了你一生的问题?平南侯达木措!父亲?英雄?不!那只是一个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