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日。」这个节日现今以「圣瓦伦丁节」——亦即情人节的姿态盛行起来。
但是在第2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1969年的典礼改革上,整理了一堆在史实上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后,圣瓦伦丁日就被废除了。现在天主教圣人历已经没有圣瓦伦丁日(St.Valentine‘sDay)。
情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而为纪念罗马教士瓦伦丁(英语:Saint─Valentine)是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
传说瓦伦丁(Valentine)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他为了掩护其他殉教者,暴露了自己,被抓住关入监牢。在那里,他治癒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
当暴君听到这一奇蹟的时候,非常害怕瓦伦丁的神奇本事可能动摇他的统治根本。於是,为了杀鸡儆猴而下令将瓦伦丁处死。
传说在瓦伦丁行刑的那一天早晨,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信的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当天,在瓦伦丁治疗下重见光明的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正好是2月14日。
据《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orld─Book─Encyclopedia)资料指出:「在公元后200年时期,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禁止年轻男子结婚。他认为未婚男子可以成为更优良的士兵。一位名叫瓦伦丁的教士违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为年轻男子主持婚礼,引起皇帝不满,结果被收监,据说瓦伦丁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处决。
根据《布鲁尔的警句与寓言辞典》记载:「圣瓦伦丁(英语:Saint─Valentine)是个罗马教士,由於援助受逼害的基督徒而身陷险境,后来他归信基督教,最后被处死,卒於二月十四日」。
中世纪的时候,情人节在英国最为流行。当时还流行一些风俗,比如他们把当地未婚男女的名字分别写在纸条上,把男女的姓名分别装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未婚男女就开始到装着异性姓名的盒子里抽签。当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女子还会在男子的衣袖上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就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情人节的特色是情侣互相馈赠礼物。时至今日,人们则喜欢以情人卡向爱人表达情意。情人卡上通常绘有邱比特、被箭射中的心等等。」
罗马神话中的爱神邱比特型像经常出现在情人节相关物品,关於邱比特跟情人节的关系,上述辞典说:「邱比特(拉丁文cupido,意思是慾望、爱),罗马爱神,相当於希腊爱神厄洛斯。他通常由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所代表,背部长有两只翅膀,眼睛被布蒙住,手持弓箭。」
情侣们在情人节当日的晚餐约会,是常见的情人节活动之一,有人视之为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时刻。一些商家会在情人节促销商品作为情人节礼物,常见的如巧克力、鲜花到首饰珠宝等,时至今日,因应世界各地的个别文化,庆祝节日型式及礼品种类包罗万有。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不限於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
日本:2月14日,西洋情人节:女性会在这天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3月14日,白色情人节(英语:WhiteDay;日语:ホワイトデー):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这天回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於1977年炒作的结果。
《读卖新闻》解释:「礼物指定是白巧克力,原因是避免吝啬的男子把女友送赠的巧克力收藏起来,然后又将其原封不动地作为回礼。」
台湾:在这天情侣们会互赠礼物,亦会特别在这天约会。单身者则在这天向喜欢的人告白。
韩国:2月14日,西洋情人节:在这天情侣们会互赠礼物,单身者则由女方主动赠礼告白。4月14日,黑色情人节:指单身或是在西洋情人节、白色情人节表白失败后的人,所庆祝单身的节日。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礼物比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动内容是到比较浪漫的地点共进晚餐,互相在网路爱墙发送祝福也成为新的时尚,表示爱情的承诺与永恒。
对於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来说,如果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礼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请,就意味着恋爱关联的确定。201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晚,官方举办的广州烟花中出现了象徵「情人节」的心形及邱比特之箭图案。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庆祝情人节已有多年历史。名义上,男女双方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