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侠第一人(2 / 2)

由於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笔撰写感想、书评,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说,倪匡乃为第一人。

倪匡提出了「金学」一词。不过金庸本身对这名称有点抗拒。认为有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当台湾远景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说版权后,随着台湾解严,一直被认定为禁书的金庸小说随之出版。在1980年,远景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沉登恩主编的「金学研究丛书」。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谈金庸的丛书,当时任职《明报》督印人、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吴霭仪亦写了《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及《金庸小说的情》,杨兴安的《金庸笔下世界》。

当金庸小说在中国大陆正式授权出版后。「金庸小说研究」更为热闹,除小说内容、人物、历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饮食菜谱等不一而足。

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更是研究的重点。现时陈墨和潘国森依然经常评论金庸小说。

第四次华山论剑:陕西电视台的《开坛》栏目於2003年邀请金庸上华山,参加「华山论剑」活动,主会场设在华山的北峰,海拔高度1561米,除了金庸、主持人和嘉宾外,还有十几位网友。

金庸和北大教授严家炎、「巴蜀鬼才」魏明伦、「武侠导演」张纪中、编剧杨争光、「北大醉侠」孔庆东在这里坐而论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