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这个县给治理好。
木唤发现,正是因为上面的机构很多很复杂,就使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上级部门对溧阳县的管辖能力。县令在县里拥有几乎绝对的权力,一言以蔽之吧,只要不造反,溧阳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比如税法,虽然木唤不能够把溧阳县的税法给废除、改变,但是他可以“补充”,这也是其他县令的做法,对税法进行“补充”,可以巧立各种名目征收税务。木唤也曾想这么做,因为他发现这个溧阳县的官库里也没几个子了,而他心中却笃信这样一个道理——“要致富,先修路”,没钱怎么修路呢?那就只能“补充”税法,又再从老百姓身上盘剥一笔钱。
可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自己还能够实现自己前世的愿望么?“当一个好官”?这可没有系统的胁迫,自己若是做了,怎么对得起自己?况且,他前世就算是一个贪官,他可也没干过这种事。他之前贪污,最多只能算是“偷”,要是巧立名目,那可就是“抢”了,抢比偷可要恶劣得多。
前世的一些做法,在宋朝似乎又不适用,想来想去,修路的资金问题,木唤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他只能把这个想法按在心里了。
处理完政务,木唤看了看天色,也到了和蔡京相约的时间,收拾好桌面,木唤走出了县衙,往县南面而去。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木唤的心情很愉悦。
黄昏已近,天色渐晚,路上的行人却没有减少的样子,反而还多了起来。
街两边的商铺,出售着各种商品,门口还贴有广告、招牌,贴的广告大多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句子,甚至还有一些本地名人所写的,还有代言人的呵!有的招牌居然是灯箱式的,外面蒙着一层薄纸,里面放着蜡烛,利用光线使招牌更加引人注目;还有一些流动摊点,沿着街道的一侧老老实实地呆在政府所划的区域内摆摊,所卖的小吃琳琅满目,油炸、蒸煮、点卤,所卖的货品无所不有,日用、书籍、陈设,整洁而繁华,来来往往的人举止从容,男女彼此亲密无间,穿着休闲。这初夏的傍晚,有些女子居然穿着短袖、外面披着薄薄的纱,完全没有一种“封建社会”的感觉。街头的表演也都开始了,有说书的、有相扑的、有表演杂技的,居然还有半说半唱的、类脱口秀似的、相声表演,不过后三者在这时被叫做唱赚、说浑话、滑稽戏。
一切的一切,让木唤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不是在宋朝,而是在21世纪中国的某个旅游古镇。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