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吴变法之孙策的决定(2 / 3)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4281 字 2016-05-23

控吴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孙权突然的暴毙了,不然,他没有任何的希望坐上那个吴国至尊的位置。

这一点,他看的很明白,所以他不会冲动。

不过,他也放不下吴国,毕竟吴国也有他的心血,当初父子三人,自洛阳返回江东,南征北战多年,才有今日的吴国。

大吴变法的事情,他需要孙权给他一个肯定,不然就算冒着被朝堂误会,他也不会就此罢休。

——————————————————————————

清晨。

最为吴国的大王,每天盖印鉴都盖的手软,而且如今吴国处于变法阶段,压下来的事务繁多,孙权不能离开王宫太久,所以仅仅在钟山过了一夜,一大早便返回了王宫。

御书房。

孙权端坐在书案之前,细细的看着一份份堆积起来的奏书,一般地方的奏书是经过丞相府才会送进宫,但是御史台弹劾的奏书,会直接送到他面前。

御史台是孙坚亲手成立的,但是当时也是孙权策划的,这一个部门跳出丞相府之外。直接对当今大王负责。

“都是弹劾的!”孙权看着这些奏书,俊朗的面容有一丝无奈:“就差没有弹劾我了!”

变法带来的麻烦,已经有些超乎他意料之外了,虽然他已经搞定的不少朝堂高层。连几大巨头都已经让他摆平了,但是中上层的官吏,却是一股他无法忽略的力量。

“大王,北疆急报!”

这时候,御书房之外。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

“北疆急报?速速呈上来!”孙权闻言,猛然的抬起头,面容有一丝大喜,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奏书,大叫起来。

“大王,请过目!”

曹阳迈着急促的步伐,走进来,亲自呈上来这一份密函,密函上面是火漆密封,正面的落款是潘凤的印鉴。

这是潘凤亲自的汇报的北疆战事信件。

“北疆终于有些消息了。孤倒是要看看,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孙权接过来,很直接的打开了信函。

“大王,一定是好消息!”曹阳是孙权在宫中的小跟班,自然知道他这段时间都在等待着北疆的消息,立刻奉承的道。

“希望吧!”

孙权有些紧张,摊开书信之后,正眼一看,神情之间不由自主的有些激奋了起来。忍不住哈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太好。潘凤做的好,黄忠做的好,蓟城这一战打的漂亮,孤的心,总算稳下来了!”

蓟城这一战,终于拉下了帷幕。

蹋顿被斩杀。楼班投降,黄忠清扫了整个乌丸部落,虽然苏仆延是逃了,但是已经不足为患了,乌丸部落即将面临当初山越的结局。

这一战足够的稳定幽州东北方向的长久太平。

“大王,现在吴国不少人都眼巴巴的等着北疆的战果!”曹阳看着孙权脸上露出了笑容,顿时舒了一口气,提醒的道:“要不要普天同庆一下?”

“汝说的对!”

孙权闻言,点点头,然后把信函递给他,道:“既然是一个好消息,就得让整个吴国兴奋兴奋,你立刻把这信函交给江东日报,让他们联合整个舆论界的力量,大肆宣传,把这一股旺盛的大势头给孤造起来!”

刚好趁着北疆大胜的势头,完成朝廷最后的改革。

孙权感觉,是不是老天爷都在帮他。

“诺!”

曹阳接过信函,连忙点点头,然后才退出御书房。

“这一战之后,幽州已经稳定了,潘凤他们就能腾出兵力来收拾辽东的高句丽人!”

孙权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目光幽幽,碧眸闪烁精芒,心中在不断的盘算着:“在九月来临之前,北疆肯定能恢复太平,这样的话,对国内的稳定人心有很大作用,还能镇压反对变法的人,这需要好好利用一下。”

“大王,宫外还有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函!”紧接着一个禁卫军兵卒的声音响起。

“锦衣卫?立刻呈上来!”孙权目光一亮,道。

“诺!”

禁卫军将士迅速的就把密函送了进来。

孙权打开密函,这是李涅的亲笔书函,讲述的是他围剿程昱的事情,还有他对安置北疆的一些提议。

“程仲德,好气节!”

孙权放下书信,心中有些感概。

曹操果然不愧为一枭雄,人心稳稳的,程昱宁死也不愿意来金陵城,明显是不希望自己抓住这个事情,威胁到魏国。

毕竟私通外族,对中原的诸侯来说,影响很大,一旦魏国勾结外族,涂炭生灵的事情爆发,曹操肯定会失去不少的民心。

所以,程昱最后选择了自裁,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