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吴变法之孙权的谨慎(2 / 3)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4284 字 2016-05-23

“郑师,这不叫不务正业,偶尔放松放松,心情会好很多的!”

孙权笑呵呵的道,又割下一块小腿肉,用叉子叉好,递给了身边的鲁肃,道:“子敬,汝也尝尝,孤的手艺如何?”

“大王是一个不错的厨子!”鲁肃尝了一口,赞赏道:“这手艺,可没有几个人能媲美!”

“孤也是这么认为!”

孙权腆着脸,自己的尝了一口,油滋滋的,入口酥软,加上孜然的味道,在这个世界上,算是独一无二的。

“仲谋,听说汝最近动作很大啊?”郑玄放下手中的烤肉,抿了一口清酒,看着孙权兴致勃勃的在翻烤,突然道。

孙权是在钟山书院闻名士林,他是孙权的老师,直呼孙权名字,理所当然。

“郑师,孤这段时间差点没有给那些老家伙逼的跳秦淮河,如今好不容易放松一下心情,你就不能说点好的吗?”孙权闻言,有些扫兴。

“老夫这是担心汝!”

郑玄淡淡的道:“老夫这段时间虽然不走出钟山半步,但是不代表老夫不知道朝堂的事情!”

以郑玄如今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加上交友广阔,所交之朋友,不是闻名天下的儒者。就是朝中大贤,吴国朝堂自然没有多少事情能瞒住他的。

如今大吴变法在整个吴国都疯传了起来,他自然也不会不知道。

“郑师也认为孤不该在这个时候变法,对吗?”

孙权微微眯眼。低声的问道。

郑玄也是老一辈的人,他对变法估计也不太看好吧。

“仲谋,老夫这一辈子都不涉及朝堂,大吴变法与否,什么时候实行变法。这些事情,老夫还真的给不了你意见!”

郑玄淡然一笑,若无其事的道:“不过老夫也算苟活多年,有点人生阅历,能给你的提议,就一个,汝想要成事,未必要步步紧逼,这段时间,你做的太多了。也许适当的时候,退一步,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退一步?”

孙权闻言,目光划过一丝的明亮的光芒。

也许这些老家伙说的对,这段时间,他就是把变法的弦拉到太紧,一步接着一步,自然感觉很完美,但是就是因为如此,才越来越多人在反对。

有些事情。还急不得啊。

“仲谋,老夫年纪大了,可熬不了夜色,今天也累了。就不陪你了!”郑玄擦擦嘴,站起来,看着孙权,微笑的道。

“雷定,快让人护送郑师,回前院!”

孙权连忙站起来道。

“不用!”郑玄摇摇头。自己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道:“这里老夫比你熟悉,老夫自己回去就可以了!”

看着郑玄的背影消失在黑夜之中,孙权仿佛感觉到越来越驼了,如今的金陵书院已经上的正轨,他年纪越来越大,恐怕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子敬,回城之后,你安排人好好的审核一下的书院,看看有怎么人能接替郑师的位置,郑师毕竟年纪大了。”

孙权顺着一块大青石头坐下来,提醒的道:“孤不希望他如此操劳!”

“某明白!”

鲁肃闻言,点点头。

“子敬,汝对变法如何看?”篝火之前,火光映照两人的面孔,孙权目光看着鲁肃,很突然问道。

“大王做事,必有所依!”

鲁肃沉吟了一下,斟酌了自己的词汇,半响才道:“虽然朝中不少人反对,但是以如今的吴国朝堂的法度,的确有不少的弊端,变法可行,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有些急了,对吗?”

孙权笑了笑,补充的说道。

“微臣只是认为,过两年在实行变法,也许会比现在要好多!”鲁肃坦然的道。

“汝能看到大局,孤很欣慰!”

孙权琥珀般的眸子闪烁了一下,一边大口的吃着烤羚羊,一边对鲁肃道:“但是你还不明白变法需要的时机,打破旧的制度,不能在平静的状况下进行,因为稳定会让人感觉保持现状会更好,那只会反抗更激烈,只有趁着大乱没有彻底的平稳,火中取栗,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王想法很好,但是风险太大,万一……”鲁肃闻言,有些认可孙权的说服,但是他依旧有些忧心,眉头不由在的皱起。

“孤知道你心中的担心,但是孤就算失败了,不是还有你吗!”

孙权目光若有所指的看着他。

“大王此言什么意思?”鲁肃大吃一惊。

“孤用周公瑾,顾元叹为变法先锋,六部尚书之中,也没有你鲁子敬的位置,作为东侯府的元老,孤的心腹大臣,你是不是很不甘心?”孙权目光微眯,反问的道。

论起来,鲁肃才是他真正的死忠,他提出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