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荆州行 四(2 / 4)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5891 字 2016-05-23

仲谋在此,多谢诸位仁兄让路。”

孙权微微一笑,如沐春风,对着诸位,直接抱拳,然后道:“吴国和楚国,虽分属两国,但是士子无国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吴国的钟山书院和江东书院,欢迎汝等前去交流,彼此的学识,竞争才能得到不足,才能得到进步,以文章论英雄。”

来的就不要回去了。

这是孙权心中的想法,鹿门山书院虽然隶属楚国,但是刘表对于书院的投资和掌控,都太薄弱,不然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骄子不会一个投了刘备,一个投了江东。

这些人才若是能去吴国,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公子盛情,吾等岂可推辞。”

石韬孟建崔均三人闻言,目光瞬间闪亮,连忙恭敬的行礼,拱手道。

在他们的心中,孙权这是踩了他们的场子,他们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去钟山书院或者江东书院交流交流。

“某在江东,恭候诸位大驾!”

孙权微微的一笑,然后扬长而去,直奔书院的山顶。

鹿门山,不算是一座高山,和江东书院的小山坡差不多,比之钟山书院所在的钟山的规模,差太远了,不足一刻钟,孙权就来到了山顶。

“学生孙权,拜见三位先生!”

孙权在一个鹿门山书院的学子带领之下,走进的一个压制的凉亭,凉亭之中坐着三人,三人的年纪都不小了脸庞带着皱纹,白发丛生,但是精神奕奕,目露精芒。

这三个人,吴国锦衣卫收集的天下名人之中都有他们的画像,孙权都曾经从画像之中见过,一个是司马微,一个是庞德公,一个应该是就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

三人可谓是荆州士林的老大,领头人,每一个都是一等一的大儒。

“呵呵,孙仲谋汝今日表现不错,康成兄有一个好弟子,请坐!”司马微抬头,微微一笑,打量了一下孙权,对凉亭之中的一个空位,道。

“有三位先生之前,弟子岂有座位,弟子站着,恭听教诲!”孙权面对熟悉的蔡邕可以没大没小,面对郑玄,可以嬉皮笑脸,但是面对这三尊楚国大儒,不可没有礼貌。

这可是关乎吴国士林的脸面,丝毫不能有半点的疏忽。

“天下都在传言,孙仲谋乃是一个嚣张跋扈之辈,今日一看,传言不可信也!”三人目光看着孙权,一个个露出的笑容,明显很满意孙权这个态度。

“呵呵,仲谋岂敢在先生面前放肆!”

孙权今日前来,其实就是无聊的透顶,不过想要看一看历史上这几个诸葛亮调教出来的大儒,到底如何,这三人不说学识,气度果真不凡。

这三人对孙权这个少年其实也十分的好奇。

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们三人并没有在在天下大势或者政治方面和孙权交流,他们不是石韬那样的学子,对他们地位来说,有些话说出口了,直接就能代表整个楚国。

孙权也没有在这方面和三位大儒交流,反而是交流了一些教育界的事情。

他们听了很满意,这一下倒好,开始在文学上对孙权开始一个考核。

几个问题下来,孙权当场就露底了。

他本身读了一点书,有在钟山书院呆了几个月,但是身上也就贮藏这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文墨而已,如何能瞒住三个博学多才,已经成精的老鬼。

三个大儒对孙权倒不是失望,只是奇怪,以孙权这么薄弱的文底,居然能写出爱莲说,将进酒这等让他们都要拜读的文章。

他们感到有一些不可思议。

若是其他人,他们自然会怀疑有人请了枪手,不过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这不是孙权写出来的文章,因为郑玄的名声,绝对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大儒之所以是大儒,不是读几本书,学几个字就可以的,他们的声望是几十年的时间,在士林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来的。

不会有大儒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

孙权面对这个问题,只能讪讪的一笑,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抄袭的吧。

————————————————

夜幕降临,孙权意犹未尽的骑着马,回到襄阳城的驿站。

这一天,太疲惫了,面对鹿门山那些学子,面对石韬他们几个年轻人还好,但是面对司马微,庞德公,黄承彦三个老妖怪一般大儒,太费精神了。

这几个老家伙没有一个善茬,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孙权那点底细就让他们掏得干干净净。

“正所谓人老灵,鬼老精。”

孙权沐浴更衣之中,吃完了晚饭,在庭院之中,看着月亮,微微的有些叹息:“古人诚不欺我也,能教出卧龙凤雏的果然没有一个是善茬。”

“若是能把他们三个收入吴国麾下,那多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