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东宫 七(2 / 3)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5339 字 2016-12-22

当人这个主使的职务,可是如今内阁都乱了,唯独让我这个局外人来平定战局,他点了火,我们就得去扑火。”

一般京察这种事情是由内阁和吏部来做的。

毕竟吏部才是勘定官吏政绩的部门。

但是这一次京察不一样。

牵涉东宫,军机处,还有内阁之争,早已经成为了各方角力的一场战役,谁来主导京察就很讲究了。

整个朝廷看来看去,最后九成九是落在了御史台的身上。

张纮这么一想,心里面还很不爽,补充了一句:“他的性格一直都是这样,一如当年他毫不领情的斩杀世家百余人,管杀不管埋!”

“父亲慎言!”

张玄闻言,顿时吓了一跳,他连忙审视四方,看到没有什么人才安心下来。

“何须慎言!”

张纮却无惧,颇有些狂士风采,长袍在冷风之中猎猎作响:“老夫我当堂弹劾他也不至一两次了!”

御史台的言官,都是他一手带出来了,上至九五之尊,下至九品小官,没有人骂不得,没有人弹劾不得。

“父亲,最近吕布如此高调,他就不怕引起陛下的反感吗?”张玄看到父亲越来越向着作死的道路前进,二话不说,直接转移话题。

吕布进入吴朝之后,其实很低调的。

这一次高调夺权,多少让人有些不适应。

“他本就得圣眷,而且他也是顺势而为,有何可怕!”

张纮幽幽的道:“现在应该害怕的是程普了,程普毕竟老了,跟不上陛下的脚步,他屡次挡在陛下亲征的道路之上,早已经让陛下心中不满,陛下是圣君,自然不会蛮横罢官,但是暗中支持吕布,这种事情他做的出来,程普这个位置恐怕要坐不稳的!”

“那张首辅呢?”

“张昭很难说,他的根基比程普要深,内阁他能掌控三分之二,反他的人不多,朱治想要上位理所当然,可是支持朱治上位的却不多,无论顾雍还是鲁肃,这些内阁中坚大臣,最后应该站在张昭这边!”

张纮想了想,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不过危险也很大,他联盟军机首尊,多少有些触及陛下底线,本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让他交好军机处,陛下就要寝食难安了

“不会吧!”

张玄有些难以相信。

张纮没有理会儿子张玄的疑惑,他神色阴霾,目光冷厉,思绪进入了京察行动之中:“这一局落了一个下手,在想要不偏不倚是混不过去了,我还是得站队,不然恐怕这场戏没的唱了!”

最后的决议肯定是朝议大会上,十三朝臣,他居一,他还想要和稀泥,恐怕就两头都得罪了。

在这种不见血的刀光剑影之中,淡淡是和稀泥是无法站立的。

终究要有一个立场。

************************************

天权六年的京官考察行动开始了,随着京察小组的成立,考察之中不断的有官吏开始调遣离京,也不断的有官吏步步高升,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喜,有人悲。

与此同时,东宫之争还在如火如荼之中。

但是相比几个月前,如今这一场东宫储君的争夺,局势已经开始渐渐的变得明朗了。

孙栋,孙翰,孙瑜,孙辅等等这些有力的争夺者都开始被打压下去,不是被拉拢,就是主动的放弃。

最后以北景公孙绍和高山侯孙晟形成了两大斗争圈子。

八月二日,南陵侯孙栋直接上奏御书房,愿放弃争夺东宫储君,拥护北景公孙绍为东宫储君,愿鞍前马后辅助孙绍,管理东宫之职,安定大吴江山。

随后,八月四日,作为孙晟的盟友,黑山公孙辅突然之间上奏,愿拥护孙绍为东宫储君。

八月五日,孙瑜和孙立双双上奏,拥护孙绍为东宫储君。

很快,作为孙栋孙绍孙瑜孙立得派系的力量开始联合攻击孙晟。

孙晟年幼的荒唐和不学无术成为他被攻击的软肋。

本来拉拢不少江东书院的门生支持的孙晟,在突然之间被几大东宫储君候选人联合打压,一下子就处于了被围殴的处境。

当然,这一场东宫之争已经牵涉内阁军机处的内部权力斗争,吕布周瑜等人扯了旗要支持孙晟,张昭程普等人死了命要保正统之位。

最后的结果,只能看他们之间谁才是赢家。

……

八月十日,御书房下令,庞统调任御书房右参谋,兼任御书房主簿的位置,而郭嘉,调遣离开御书房,进入参谋部,补缺参谋部右侍郎,诸葛亮补上参谋部左侍郎的位置,周瑜依旧是参谋部尚书。

不过郭嘉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