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公元183年的卢植(1 / 2)

第二章:公元183年的卢植

本故事由小庸胡扯所成,并非为纯正历史,勿当真,望各位看客见谅。

(注:分割线以上为凑字数的字,勿怒!)

——————————————————————

●“错,又错!”卢植盯着手里的经典,拿起笔又写了一句话。

●“老师,你没事……”

“师兄,你可千万别进去。现在,老师正值暴怒期,现在进去,会被老师约骂死的。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师的性子,本就不喜欢条条框框的他,现在又是为什么要去弄那些书呆子们的事?”

听着自己老师的声音,公孙瓒刚想上前关心,就被刘备阻止。

●“贤弟,那你说要怎么办?”公孙瓒为卢植担心,看向自己一向聪明的师弟,以为他一定有办法。

●“这事我怎么知道,既然事没落到你我头上,那这事就不要管了。大人的事就交给大人来做就好,你我也要准备回家搞事了。”刘备深知此事没有办法,只好拍拍屁股走人。

●“贤弟……”见刘备一走,公孙瓒无奈追去。

●“杨赐你也太狠了吧,虽然当初去长安刻碑时我坑了你,可你也不能这样吧!整本《春秋》都要我修订,这实在太坑人了吧!”刘备和公孙瓒刚走不远,卢植就将一册竹简丢出半里地。

刚丢出一会儿,卢植就立马去将竹简给捡了回来。

●“其实,这并不怪杨赐,是马日单,不对!都是蔡邕那吃饱了撑得……”

“唉,怪来怪去,结果又怪上了天下仕人。也对,都怪那些吃饭了撑得慌的闲散仕人。不以救国求学为己任,反而天天弄什么学术研究,互相攻讦争高下。甚至还有些主,更是作死,直接贿赂太学博士改藏经阁经典,这是作大死啊!”

卢植又在心里怒吼。

●“算了,反正还有大把时间,我还是偷偷闲吧!”卢植又看着一旁放着的闲书,看了起来。

●……

“嗯,写这本书的,真是个人才。‘天降大任,救世三公!’感染力挺强,要是写者挥臂高呼,可比这刻死书有意思多了。”卢植感慨书中的美好世界。

●“不看了,不看了,看多了有些沉迷。”卢植打了个懒腰,继续整理经典。

……

●几日后,卢植偶然间想起自己曾让弟子们各回各家。

●“哟,没想到最后剩下的学生是你们俩啊!”卢植进入学舍,只见公孙瓒和刘备正交谈着什么。

●“当然只剩下我们俩了,老师你都忘了你那天说的话有多么吓人了。”公孙瓒此时说。

●“吓人?”卢植回想那天的情况。

“散了,都散了吧!你们快点走,告诉你们个坏消息,今天我把毕岚、栗嵩、段圭三个变态给惹急了。之后宦官集团必会找我清算,所以要走就赶紧。”那一天,卢植当着自己所有学生的面说。

●“是有点吓人啊!”卢植又说。

●“所以,现在老师连重定经典这么重要的事,都没办法署名了。”刘备在旁叹气。

●“这事和十常侍的影响无关,主要是我不想在耻辱柱上留名罢了。”卢植毫不掩盖地解释。

●“老师的耻辱柱?”刘备问。

●“嗯!”卢植点头。

●“等,等下,你们说的什么?”听着卢植和刘备的交谈,公孙瓒不知道什么情况。

●“哦,忘了还有你这个家伙。”卢植听到公孙瓒这么一说,才想起自己还有公孙瓒这么一个弟子。

●“师兄,你难道忘了,老师最讨厌的就是死板的教条经典。对咱们老师来说背书,自己背古书经典,那就是污点,教后辈死读书背书那就是耻辱!”刘备给自己的呆瓜师兄公孙瓒讲道。

●“好吧……”公孙瓒这才回想起来。

●“行了,行了,不说这些了,你们快点走吧!”卢植本想发作,可一看只剩下两个弟子,便不好多嘴。

●“咦,老师你脾气……”

“那什么,老师,真有这么严重?”刘备察觉卢植神色中的异样,趁公孙瓒还没说完话,抢先问道。

●“嗯,很严重!”卢植讲道。

“至少现在在王允势弱的情况下,我自保还行,可如果保你们,那会很难。”卢植思考道。

●“那,好吧!”纵是不愿,刘备也还是硬将公孙瓒扯走。

●“千万要记住老师教你们的好东西,够你们受用一生的了。”看着最后俩名弟子的背影,卢植莫名辛酸。

●这时,一驾马车,进入卢植视线,卢植端详一会,才发现这是谏议大夫马日单的马车。但下车之人并非马日单,而是‘谷儒穿凿,疑误后学’的发起人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