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领兵打仗,你行吗?那可不是让你去看风景,那是真刀真枪的杀人啊,这些文人见得了血?
读书读的一个个心比天高,真以为读几本兵书就是孙子在世了?
简直可笑。
可是他不能说,也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立场。
文官是一个大集体,他又是副宰相。如果他的立场有了动摇,那整个朝廷就会大乱,不仅自己会被打压下去,弄不好大宋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现在的大宋,经不起大风大浪。
既然不是战事,那就不会太糟糕,李沆暗暗松了口气。
“朕还是放心不下那个陈凌。”赵恒叹口气,眼睛盯着李沆,没有一丝波澜:“皇城司的人查过了,他和皇城司的大火有牵连。”
李沆大惊,这怎么可能?他分明就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怎么会牵扯进皇城司的那场大火。皇帝这么说是在试探自己?这陈凌可是在他家出现的呀,皇帝就是在他家见到了陈凌。
会不会太巧了?皇帝来了兴致来你家,恰巧这个孩子就在,而这个孩子恰巧就和皇城司的大火有关。
放到谁头上都会觉得事有蹊跷。
“皇上,这孩子确实和微臣没有关系。”李沆的争辩毫无底气,他自己觉得自己是被人当枪使了。
会是谁呢?
“李相不必多心。朕不是怀疑你。朕只是好奇,这孩子的出现到底真的只是偶然还是他的身后有什么高人。”赵恒笑道:“朕一直觉得这个孩子太奇怪了。他似乎对朕没有敌意,但是朕看不透他。以你的智慧,你不会真的以为那两首诗词是他写的吧?”赵恒双眼如炬,盯的李沆一阵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