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南匈奴灭亡(2 / 2)

从长安绞杀战后,南匈奴发生内乱。右贤王去卑不满南匈奴单于羌渠的统治,发动了部落大战。

战局十分混乱,各个部落各自为战。其中以单于羌渠、右贤王去卑、左贤王醯落的部落为首,形成了三大势力。各势力间相互侵袭,又相互制衡。南匈奴到达了分裂边缘,直到呼厨泉领军突进醯落的部落,说服了醯落投向羌渠,才稳住了南匈奴局势……

羌渠军在前,醯落军在后,两军前后夹击去卑大军。大破去卑大军,斩杀了数十万去卑的将士。去卑只能领着百万败军南逃,准备投靠大汉朝。而去卑部落的族人皆被羌渠斩首,叛乱导致南匈奴伤亡近150万-200万人口。

一些小部落也避祸于蒙古草原各地,羌渠虽然平定了叛乱,却失去了人心。南匈奴已然一盘散沙,羌渠急需一场对外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维持自己的荣誉与地位。

羌渠若将大军南下追击去卑,王庭将会空虚,要是醯落反叛将得不偿失……此时正好派去监视去卑大军的多纳鲁马传回消息,去卑兵败被杀,欲引诱羌人北上。

羌渠随即同意了,并让其多来我军打探消息,怂恿我军尽快北上。巴扎利也正是被多纳鲁马的假消息忽悠着,设想着集合全羌人的力量,秋季时一举拿下内蒙古与蒙古。再坚守一个冬季,便可像汉人一样,将南匈奴赶出蒙古草原……

可他错了,秋季的正是匈奴人最为强大的时候……我听闻此事便知是敌人计策,细细调查之后才发现计策之狠毒,已然打破我对匈奴人的看法,说其有勇无谋只是书上乱写,匈奴人是十分狡猾的!

匈奴人更是草原上的主宰,我军远征蒙古草原,必然要面对的是无休止的粮道保卫战。还需要快速吞食掉对方的有生力量,将其消化为自身的实力,可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要拿下蒙古草原根本就行不通的。

除非……将匈奴人限制在特定区域,打一场歼灭战。为此我想到了李靖寒冬偷袭突厥。

想要游牧民族限制在特定区域也只有冬季,因为没有青贮技术,马匹只能吃秋季割取的干草。除了一些特殊部落,此时的匈奴人多数会抱团取暖,集合在一起度过寒冬。所以我特意将进攻时间定为了寒冬快结束的日子,为瞒住多纳鲁马,还让奇袭军北上作戏……

若不是计策成功,羌渠上当,多纳鲁马反叛,我军新造出了喷火车,冬季的大雪纷飞视野度极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我军120万大军,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布下众多拒马铁丝网等陷阱,能将数百万敌人的大营重重包围,并成功的发动了突袭,打的敌人措手不及,慌乱逃跑下选择了一条死路……

一切都将变成另外一副样子,从追逐战,变成游击战,从粮道遇袭,变成我军溃败。最后我军被匈奴人死死的追咬着,被拖进战争泥潭无法自拔……如同拿破仑那样,即使拿下了莫斯科,也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我正思考着,军医却跑来报告说:“主公,我们已经尽力了,可南匈奴单于羌渠还是不行了……你是否要看上一看?”

我急忙随军医前往查看,只见羌渠躺在毛毯上,奄奄一息。铁丝虽被取出,可气管、血管已被插破,大量的血液从血管冒出,情况不妙……

南匈奴单于羌渠听闻我来,回光返照一般,死死的盯着我,留下泪来。手指了指我,又指了指天,想说些什么,却无气力开口……模糊不清的说着什么……随后……随后就断气了……

我也猜不透其含义,不知说的什么……只能下令将其跟众尸体一起火化……

此时王庭大营的中央,已堆起了巨大的木堆,二十多万人的尸体被堆放在上方,当中还有羌渠的尸体。而木堆附近聚集了众多匈奴人跟我军将士,我拿着六合佩,为死者超度亡灵。随后点燃了火堆,熊熊的大火燃烧着尸体,此时大风呼呼作响,如同鸣唱着匈奴悲歌……

不要跟我说军队数量太多太夸张,我要表达的是,这个数量还是偏少!你想想看匈奴人一个刀剑齐全的万人部落,会惧怕你1千人的大军么,别人用套马杆都能把你千人部队干掉!1千人大军跑到草原上是什么感觉,光是迷路冻死饿死的人数都不下一半。相信历史书商上的数字,真的就是傻子。我们的祖先可不傻,十万大军就能守住大草原这根本就是笑话。蒙古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你一平方公里放1人都得150万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