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冲上去一排火铳齐射,然后刺刀突击,敌军便垮了?”
守汉安抚了水陆两军,顺带着就下一步的发展给大家统一了意见。转过头来便是要对付另外一批人了。
这些人,便是来自于闽粤官场的官员们。
厦门战役,给广东和福建官场的震动不亚于十级地震加十二级台风。在他们看来,素来以船坚炮利而著称的郑芝龙,凭借着自己的火炮船只精锐水师,配合着花费了数百万银子建造而成的厦门港炮台群,无论如何也会坚持到这场冲突惊动了朝廷,朝廷下旨出来调停为止。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位纵横海上多年的郑一官,海战先败,而后退保厦门,厦门更是在发起攻势后一日便告易手。更是一夜之间郑家便烟消云散。
这样的战果,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如何不令闽粤官场众人刮目相看?
更何况,如果前往祝捷时,宁远伯爷能够将缴获的财货分赏些给大家,便是更好了!
有的官员已经在袖子里准备好了本地因为兵火之灾而受到的损失数字,被灾百姓多少,烧毁房屋多少,损失财物多少,人口损失多少。一一开列明细,准备请伯爷拨下钱粮来赈济一番。
有着这样想法的,福建的漳州、泉州、福州,厦门等处自不必说,便是远在福建与广东交界的潮州府也有官员准备在宁远伯面前效仿一下申包胥,大肆的哭穷一番,申请下抚恤、重建、赈济的钱粮来,也好上下其手一番。
当福建巡抚张肯堂领着布政使、按察使等福建大小官员依次按照官员品级所属地域向守汉行礼问好祝捷等一系列的拜年话层出不穷的讲述一番后,这些福建各处州府的官员便向守汉开始哭诉。
“本来敝处便是山多田少,地狭人稠,全仗着出海贸易为生。此番伯爷整肃军纪,原本我等不该为此等小事麻烦伯爷。奈何敝处小民有船只不得出海,更是遭受池鱼之殃,玉石昆冈之祸。恳请伯爷开恩,发下赈济钱粮以苏民困才是。属下等谨代一番百姓,含泪泣拜!”
明代的官员与清代不同,虽然是已经处于王朝的末世,但是大多数官员都是科甲正途出身,不像清朝大把的捐班官员。所谓捐班,就是花钱从朝廷手里买来的官衔,然后再花钱补上一个缺。这样的人物,为官的能力水平便可想而知了。比较起来,这些福建、广东的官员都是水平颇高,说出一番话来,哀而动人,似有灾民嗷嗷待哺之意。
“闽粤之民,皆我属下赤子,只要是遵守法度,断无不赈济之理。”果然,守汉在帅位上这番话正中下怀。听得官员们一个个心花怒放,发财的机会来了!
不过,很快,他们就从王母娘娘的瑶池掉到了阎罗王的寒冰地狱。
“本伯原本准备了一月军粮,不想我军儿郎如此英雄,只一日便攻破厦门。如此便将这些军粮发往各处受战火影响的州府乡村,作为灾民口粮发放,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福建多山少田,正如这位同僚所言,地狭人稠,谋生不易。本伯妾以为,发放军粮救灾,也只是治标之术,不能治本。本伯提出两个计较,请张抚台指教。”
听得守汉说的如此客套,更见一下子便拿出大笔军粮来救济各处灾民,早就已经决心投靠的张肯堂,越发的觉得这位宁远伯远没有那些同年同门在书信中描述的那般凶恶可恨。
“下官不敢,还请伯爷赐教。”
“一曰以工代赈。本伯拿出体己钱粮来,招募各处灾民,修建从省城往各府、各道的官道、桥梁,同样,各处府城州县城,也要大肆的修建道路。这样一来,百姓便可以以一份苦力换取养家活口的钱粮来。”
“伯爷此举,感天动地,怪不得上天如此眷顾伯爷一家!”张肯堂也听说了战场上李华宇在炮子乱飞的情形之下,居然安然无恙,虽然说吓得盐梅儿事后得知时几天不曾吃下去饭,只是在菩萨面前烧香。这样的情形,也只能说是积德积福所致。
众人听了,心中无不是弹冠相庆。凡是这种大工程,便是地方官员大发财的时候。别的不说,工料银子,可以有回扣,民夫的口粮工钱,更是油水大大的。
“今年先将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等处州府道路修建完成,明年再行向闽西、闽北山区修建。不过,此事也是缓不济急,闽西、闽北等处百姓,一时无法解脱。所以,本官便有第二个法子。”
守汉的第二个法子,便是唤作移民就食。也就是将各处田亩、土产、出产统计清楚,计算一下各州府可以养活多少人口,余下的富裕人口,统统的运到南中垦荒务工去!
这一下,无疑是断了福建官员的财路。他们平时便靠着这人丁银大肆中饱私囊的!
官员们有心不接受,但是又没有那份胆量,只得捏着鼻子喝下去自己酿的这杯苦酒。也有那脑子灵光的,不以为然,“你说的这些事情,到了我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是还要靠我来推行?你有这些修路、移民的事情,就少不得有钱粮过本官的手,只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