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杨帆之死(1 / 2)

匈奴何时灭 子沫羽 3418 字 2017-06-21

面面鱼鳞战盾,接地而立,在后方百台战鼓的鼓舞中,组成四道铁甲一般的防线,宛如长江漩涡,越收越小,将桓军骑兵的步伐,逐渐压制。

杨氏大军,虽奋勇无畏,团结一心,但人力有时穷,特别是对战,速度力量为一体的骑兵,风驰电掣的战马,常常携带着泰山倒塌般的巨力,轰在他们身上。

战场中混乱一片,惨叫连连,四方向前推进,压缩甄军的大阵,被三千战马撞的四分五裂,溃不成军,杨氏大军更是死伤惨重,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赵毅看着这一切,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是阴沉无比,怒火冲天,道:“桓冲的麾下,果真是卑鄙无耻,幸好老夫早有准备,暗中叮嘱大军尾随,众将休要慌张,只需坚持片刻,援军就贵到来,那时候就是我军反击之际,给老夫杀,誓要顶到援军到来。”

赵毅洪而有亮的吼声,传向全军,在吵闹的厮杀声中,就像惊雷一般落入杨氏士卒耳中,激情澎湃的鼓励,大队人马的到来,无疑又为胆怯的士卒添加了几分自信,同那生机勃勃的战意。

杀、杀、杀。

三千人齐声大吼,气势上瞬间压制了桓军一众,血泊残肢中,三千杨氏大军傲然挺立,先前的胆战心惊,一下消失不见,被霸绝无双的傲意给取代。

“手下败将,还敢狗吠,不过取丑尔。”桓杰不屑的撇着四方杨卒,顿马提刀,停留在骑兵前方,喝道:“让他们见识见识,我甄军男儿的厉害,给本将杀,今日定叫杨氏家犬,片甲不留。”

杀——

滚滚马蹄再次响起,成涟漪之状荡向四方,名名浑身染血,面带杀气的桓军骑兵,手持三尺血刀,在度向摆下阵势的****杀去。

“放箭——”

经过刚才的交手,****四路将领立马从先前的痴愣中清醒过来,不在猛打猛攻,而是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敌对战。

伴随着四人异口同声的大吼,战盾后方早就弯弓搭箭的士卒,顿时右臂一松。

嗖嗖嗖。

牛毛般的箭矢,瞬间布满成个天空,利箭划破虚空的声响,遍在四野,四面八方,汹汹轰来的箭幕,以雷霆万钧之势,倾斜在桓军头上。

四面八方密不透风的箭矢,直接让三千骑兵看傻了眼,征战沙场十几年,还从未面对过现在的情况,今天却要亲自感受一把四面楚歌的危机,着实让他们无可奈何。

“四人为一组,背靠背防守,先顶住这波箭雨在说。”桓杰急忙下达军令,告知大军。

好在三千骑兵先就被打散,分为四路攻击杨阵,使得他们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很长的跨度,不是十分拥挤,所以在桓杰下达命令的那一刻,四人为一组的防守阵型,差不多就立马组成。

共同驰骋沙场,三千骑兵早就和各位同胞,心心相惜多年,练就了一身默契,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寓意,这也使得他们从进攻到防守没有出现一点骚乱。

四面箭矢轰杀而至,无情的拍打在桓军阵中,虽然有了主将桓杰的提议,命三千骑兵分组防守,但宛如滚滚洪流的箭羽,还是让他们死伤百人,奈何好汉架不住人多,始终不敌。

“你们先带少主走,老夫随后便到。”望着敌军被压制,对大军形成不了威胁时,赵毅急忙指着一帮亲卫说道。

“杨老这是何意?”杨帆表示不解,直视他道:“您不是说大队人马即将来临吗,为何下此命令?难道杨老认为,我杨氏大军尽出,也不是桓军一众的对手?未免把军令当做儿戏了吧。”

杨帆极为不满赵毅做的决定,直接出言表达了他的立场,虽是没有明说,但聪明人都能听的出他话里之话的意思。

“少主误会小老了。”赵毅立即摆出一副惊恐的神情,解释道:“小老之言,不过是安抚军心的托辞,根本就没有什么援军,之所以这么说,其实都是为了拖住敌军的步伐,供少主撤退而已。”

“原来如此。”杨帆歉意的一叹,惭愧道:“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冤枉杨老您了,还望您莫要气恼,只是这三千大军,都是我杨氏的根基,难道真要舍弃?”

见杨帆还是不愿撤,赵毅心中亦是失去了耐心,冷冷道:“三千大军的性命,和少主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他们身为我杨氏看家护院的奴才,就要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少主若不走,待箭羽耗尽时,便想走,也走不了了。”

赵毅当头一棒,直接敲碎了他的怜悯,杨帆才恍然大悟,带着三百亲卫,趁着双方士卒没有注意之时,离开战团,向着西北方向,杨氏大营逃去。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两人说话的功夫,敌我态势,再次转变。

果然如赵毅所说,杨氏大军连续射出三轮箭羽后,便把箭矢耗尽,场上也顿时陷入寂静之中。

感受到箭雨越来越弱,被****打的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