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本是《山水纪事》,书的下角标着这本书的作者——“青藤老人”。这几个字墨黑如漆,字迹刚劲,笔踪遒健,笔力透纸而出,似有尽而觉无穷,隐有大家风范,让人见字就生出想要见人的感觉。
好字,李璟心里在想,都说这字如其人,这字迹端正大方,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凄苦之意,不知道这位青藤老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本书是一部游记,应该是作者游览名山大川后以一种日记的形式记载下的,里边详细记录了大陆上诸多地方的民俗、地况、异闻等。作者所见之奇、所见之广让李璟吃惊不已。不仅中原地区名山大川全部在列,就连北漠、西域这些人迹罕至的地区也有记载,而且还附有多张地图,甚至包括号称“死亡极地”的天葬山竟然也有记载。有了这本书,天下大部地区都可去得。
不过李璟暂时并无游历天下的想法,这本书用来增长见识倒是再也合适不过,他打算有时间好好琢磨琢磨这本书,就在他合起书打算装起来时,突然从中发现了一段对他来说极其震惊的信息,书中有段对话中曾出现他人称呼作者名为“道远”,正与郦氏宗谱中的郦道远相吻合,此外还有两个人在书中出现过数次,一个是“苍玄兄弟”,另一个是“圣女”,从书中可以看出这二人应该是一对夫妇,并且女子已有身孕。
书中的最后段是有关天葬山记录,虽文字极少,只说此处“大凶,杀人无形,死不见尸”,诸多细节语焉不详,其中也隐约提到“诞下一子“、“携其隐归”等字句。
到如今,李璟心里早已明白,这个“一子”只怕正是自己,难怪自己以及父母均不入郦氏宗谱,难怪爷爷说自己父母去远方修行了。先前种种不解豁然开朗,自己的感觉并无错,爷爷不是普通人,自己也并非爷爷的亲孙,而自己的父母怕是也已经死于那号称死亡之地的天葬山。
苍玄兄弟和圣女,李璟记住这两个字眼,这就是自己的父母,这就是自己念叨多年却无法得见的亲人,李璟生出一股亲近的感觉,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看这书中之记载,想来是两个了不起的人,这样的话自己身体里隐藏着的秘密倒也是说的过去。
李璟突然生出一股冲动,他一定要打探清楚这两个人,了解他们的生平,只是这两个称呼看上去更像名号,甚至连名号也不像,天下之大又到哪里去打听这样两个人呢?
李璟生出怅惘,刚刚得知父母的消息,却发现比不知道更令人难过。好在他天性比较开朗淡定,加上也没见过父母样子,惆怅来的快去的也快,收拾下心情,继续查看下一本书。
最后一本《青藤书》是一部关于医药方面的书籍,亦是由“青藤老人”所著。李璟翻看大致看了看,书籍分为四篇,分别是千方、百药、九枢和一元。千方篇收录了各种疾病诊断治疗调理方法,针灸、药物、推拿一应俱全;百药篇记载了了多种药物药理药性等,植物、动物、土石皆有;九枢主要为探索揭秘人体奥妙,肌骨、经脉、脏腑无所不包;一元篇则是讲解这个世界的整体结构以及一些疑问,其中既有医理无法解答的疑问也包含了“人之何来去之何处“这样天问。
这肯定是爷爷写的,李璟非常确定,如果说上一本书《山水纪事》让李璟心里还有疑问,那么看到这本书李璟已经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爷爷所写!
这些年李璟跟着爷爷学了不少医药方面的知识,诸多平日里用到的一一浮现在脑海里,与书中医理、药理一一对应,那些不解的东西全部迎刃而解,他仿佛进入了一片新的天地。这还只是他粗略的看了一下,如果能花时间仔细研读,李璟相信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货。
这些就是爷爷的遗物,李璟拿着这些东西,比想象的要平静的多,这些东西于他而言每一件都很珍贵,甚至牵扯到他的身世谜团,他要好好保存,最重要的是他要去解开这些谜团,而手里的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依仗,兵器、功法、地图、医术,有了这些,李璟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独自一个人过下去,即使他找不到爷爷所说的那个地方。
李璟的眼睛无比明亮,透过他的眼睛,仿佛能看见整个世界。
那山那水等着他去征服,那些迷雾等着他去破解,那些医论等着他去传承发扬。那修行之术…这一刻,李璟感觉自己修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期待,爷爷留下的遗物早已把自己的未来全部算进去,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前方即将迎来的一个人的旅程,他不害怕。
他将这些东西一一收进百宝囊,连那柄削铁如泥的短剑也收了起来。收起百宝囊,已是小半天时间过去,按爷爷的话是一把火烧掉这里即可,爷爷的尸身已经找不到了,他只能把那个人拖进屋内。
他自己制作了些干粮,然后点了一个火把准备临走之前放火烧掉屋里的一切。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收拾完毕后,他拿着火把走出屋,却是怎么也无法下定决心去点燃这里,这里承载了他十年来的一切,他想起从前在爷爷怀里淘气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