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线膛击发前装步枪,早在美墨战争时期就名声大噪。美墨战争后,美国政府将这种步枪封存并使其中一部分流入了民用市场。南北战争时期因为双方军火的紧张和大量民兵的入伍,这种步枪再度出现在双方的军火单上。
“准星太小,无法安装刺刀!”
刘暹真不知道该怎么挑出这两种步枪的缺陷,除了是旧货这点外。但出现在刘暹军营的毕华清却轻松的以贝尔无可辨别的理由,将之报价从三十两白银一杆,直接腰斩为十五两白银一杆。
但对于斯普林菲尔德M1855步枪,毕华清就没的说什么了。因为刘铭传所部装备的洋枪都是这一档次的。
自西历1851年法国米尼式步枪装备以来,世界列强争相继开始研发新式线膛步枪,美国陆军也开始筹划新一代步枪的研发用以替换陈旧的M1842与M1816式步枪。
新式步枪于1855年定型生产,是即M1855斯普林菲尔德步枪。
虽然时间进行到现在,M1855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已经诞生了十年,德国人的后装步枪已经生产装备了二十五年,世界各大列强军火单上都有相对成熟的单发后装步枪出现。但是对于中国,无论是出于压制还是心不照宣的默契,西方列强可供买卖的步枪还是米尼式。
毕华清对刘暹存着一份感激的心,当初的汝南之战,如果不是刘暹的出现,毕华清不知道要失去多少个朋友,甚至他自己可能都会死在战阵当中。但是对于M1855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以他的目光,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