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泪如雨下:“真如霍骠姚所言,我愿意听骠姚任何差遣。”
原来嫣红乃是匈奴人和汉人的混血,十七年前,嫣红母亲在汉匈边境采药时,被嫣红的父亲掳走,那时嫣红母亲已有个两岁的儿子。这位匈奴千户见红母颇有几分姿色,便强娶为妻。红母初时惦念儿子和大汉的家,屡次逃跑,每次被抓回后都是一顿毒打。后来她怀了嫣红,知道自己再无退路,只好和红父过日子。最初红父对她还算不错,但几年后她一直未再生育,没有儿子会失去家族财产继承权,红父就另娶了一个匈奴姑娘。很快嫣红就多了几个同父异母弟弟,从此一家人就将这对母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红母曾带着女儿偷偷到边境找寻原来的夫家,奈何夫家说只收留红母,野种嫣红必须回匈奴。红母悲痛欲绝,手心手背都是肉,大汉有十岁的亲儿子,匈奴有七岁的亲女儿,如何取舍。好在大汉的儿子已渐渐长大(古时男孩十四五岁就可以娶亲了),而且大汉的夫家对儿子甚好;匈奴的女儿幼小些,失去娘亲的庇护,那虎狼之窝如何容得下她。红母前思后想,终又带着嫣红回了匈奴,过着牛马般的生活。这一切自然被小嫣红看在眼里,她知道自己是母亲悲剧的根源,暗中发誓一定要守护好母亲。
因嫣红相貌酷似母亲,看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汉女,再加上她精通汉匈两种语言,在今年初被单于看中,经过一番训练后被派来长安做奸细。
嫣红来揽月阁以后,果如牡丹所说,刻意接近拉拢这些比较红的姑娘,以期迅速结识汉军高层。只是汉军中的大将军卫青、公孙兄弟以及李广等人不喜风月,其他中层将领掌握的绝密情报有限,是以嫣红的收获并不是很大。一个月前,匈奴方面有人重金相托将青嬗诓骗出去,嫣红不敢违抗,便诱惑牡丹帮忙设计了一个圈套。这个绑架主使者并未透漏具体身份,但嫣红根据各方面线索推断出应该是休屠或浑邪部落的贵族。霍去病听到此处,叫来陈二头吩咐了一番,又骑马飞驰到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