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风乱飐 (下)(2 / 4)

千秋谋世 予望之 6013 字 2017-02-27

灯烛摇曳,满殿的纱幕游魂一般飘荡。思卿身边的亲信女官菱蓁叩殿门送了点心汤水,思卿瞟了一眼点心道:“甜腻腻的,一看就没胃口,你自己吃吧。我一时半刻睡不着了,还有几册账,我去核完。”说完拿起一盏灯往书房去了。

思卿伏案核账核了许久,一手推开案头堆积如山的账目,月已西斜。她起身拨开窗前的纱幕,倚窗而立。伸手去摸烟斗,半晌没摸到,大概是她近来过烟瘾太勤,被她身边的女官藏起来了。

皎皎空中孤月轮,清光洒在案头,格外清明。思卿拿开琉璃灯罩,吹灭了案头的灯,准备回寝殿去。重重帘幕中,思卿敏锐地捕捉到殿后的异常。思卿把美目一扬,悄无声息地坐回书案边,静静听着外间的动静。

一股异香幽幽飘来,思卿以袖掩住口鼻,眉头不禁一皱——这分明是迷香的味道。

还好吹入的迷香分量甚微,大概是怕宫人明早发觉有异。良久,万籁俱静,思卿摸黑轻声走回寝殿,只见萧绎仍在昏黄的灯下看邸报。思卿沉默了片刻,只道:“很晚了,睡罢。”

恰如萧绎所料,翌日早朝,端王果然轻易让步,萧绎下朝径直到宁华殿对思卿道:“端王道孟光时原系端王府长史,由他举荐出任京卫指挥使的,故而他有失察且举荐不当之罪。言罢上疏辞政,并举荐嘉国公沈江东接管兵部。”

“然后御史台有谏官出列说孟光时出任京卫指挥使后便是嘉国公、金吾将军沈江东的属下,进而弹劾沈大哥?”

萧绎无奈道:“你猜的没错。然孟光时调任京卫指挥使未满一月,认真查下去,必然与江东无关,江东最多不过失察之罪。我原本有意让江东兼任直隶总督,眼下只怕不好办。江东已经上疏自劾,并辞金吾将军职事。”

思卿问:“失察误国,危及陛下,也是重罪。三哥打算怎么办?”

“江东的请罪奏疏?自然是留中。”

思卿心里冷笑,嘴上却不直接点破,只道:“留中不是办法。你不发作沈大哥,这件事就会成为埋在沈大哥身边的隐患,孟光时背负的是弑君之罪,应景发作起来对嘉国公府极为不利。我还是那句话,舍弃一个孟光时足矣。而且你准了端王辞政的折子,却不处理沈大哥自劾的折子,偏心偏得太明显了吧?贻人口实。”

萧绎掂量着那一句“舍弃一个孟光时足矣”,沉吟道:“但是眼下江东的位置无人能够代替,旁的还好说,内卫——”萧绎忽然不言语了,转而打量起思卿。

此时思卿身边的女官菱蓁进来禀报:“各宫的娘娘都基本都到了,来给皇贵妃问安。”

思卿位同副后,嫔妃们逐日过宁华殿晨昏定省。思卿听了菱蓁的禀报,遂披上一领织金褙子往正殿受礼去了。

隔着一扇檀木大屏,外间正殿里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入萧绎耳中。

萧绎身边嫔妃不多,先皇后故去,一直以身居皇贵妃位的思卿为尊。下有容嫔周氏、宁嫔何氏、琳嫔谢氏,还有几位才人、美人,此刻除了宁嫔何氏都在坐。见思卿走出来,纷纷行礼请安。思卿一一应付了,招呼众人坐下。

一位年纪最小的李美人道:“宁嫔姐姐怎么还没来?总是叫咱们等她。”

宁嫔何氏是先皇后的族妹、左相何适之的族女,身份尊贵,一众嫔妃都让她三分,故而无人去接李美人的话。

此时菱蓁进来禀报道:“宁嫔那里来人,说宁嫔娘娘仿佛是撞克了什么,又像是被镇魔了。满口胡话,起不了身,今日不能来了。”

李美人听了满脸不屑。

思卿道:“让太医好好给宁嫔看看,开些宁神的方子。嘱咐宁嫔宫里的人,别胡乱弄符水、狗血、丹药。再送些辟邪的东西给她。妆台上那个剔红盒子里的就好。你去一趟。”思卿一面说一面给菱蓁递眼风,菱蓁会意,低头答应着走了。

李美人与宁嫔同住一宫,两人积怨已深,忍不住插口道:“上次宁嫔不适,洒了许多符水,半夜殿中着起火来,反说是嫔妾放火要害她。今日又说撞克着了。宁嫔心里若没有鬼,哪来这些……”

“琳嫔一个人带着大妞儿,恐照应不过来。李妹妹愿不愿意搬到琳嫔那里去,帮着照应大公主?”思卿笑问。

李美人眼睛一亮,连忙起身行礼道:“多谢皇贵妃体恤。”

思卿笑着微微一颔首答了李美人的礼,转头对身边的宫人道:“请陛下得闲了去瞧瞧宁嫔的病。”

众嫔妃闲话了几句,喝了一盏茶,纷纷起身告辞。思卿脱身转过屏来,见萧绎正把玩自己平日里常用的青玉狮子镇纸。

思卿夺过镇纸,道:“你这么清闲,为什么不去看看宁嫔?”

萧绎无奈问:“宁嫔又闹哪一出?”

思卿冷笑:“老把戏,新招数,层出不穷。我怎么知道她唱哪一出?”

萧绎笑:“菱蓁那丫头抱着个剔红盒子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