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龙虎八卫先去台州,不带一兵一卒,也好减少百姓的伤亡。”南宫立摇了摇头,说道:“依我们九人之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进忠道:“这样大人,你可以飞鸽传书金陵关,长淮镇,凤阳阁,我就不信他们会坐视不管。”
南宫立在心中盘算着,沉吟道:“这倒不失一个好计策,我这就去飞鸽传书。”南宫立急匆匆地走进院里,正好碰上了从房间里出来的南宫明清。南宫明清见南宫立神情如此焦急,忙问道:“爹,出了什么事?”南宫立道:“倭寇进犯浙江,我要飞鸽传说,将此消息透露给凤阳阁,金陵关,长淮镇,共商御敌之策。”南宫明清道:“我也去。”南宫立意味深长地看了南宫明清一眼,叹了一囗气,说道:“好。”南宫立心想:“这正是一个锻炼明清的好机会。”南宫立来到书房,南宫明清忙为他研墨,南宫立叫来了信鸽,在纸上写了这几个字:浙江沿海告急,望卿携门下弟子前来南宫门商议御外敌之策。他将写好的四份秘函装在信筒里,分别送往长淮镇,金陵关,凤阳阁。
金陵关内,任秋璇正忧心重重的看着眼前的信纸,一旁的林美见任秋璇脸色不对,便问道:“师父,怎么了?”“你自己看看吧。”任秋璇将信纸给了林美。林美看了看,说道:“那师父你去不去啊。”任秋璇道:“这个为师自然是要去的,不仅为师去,你也要随为师去。”林美道:“这个自然,为天下黎民苍生,弟子再所不辞。”林美心中略微有丝窃喜,因为此次去南宫门又可以见到南宫明清了,一想到着,脸上不禁又起了一层红晕。任秋璇抬头看了看林美,轻轻地叹了一囗气,便走开了。
次日一早,南宫明清还未起床,便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侯镇主,近来可好?”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南宫明清的父亲,南宫立。“好啊,好啊,南宫门主还依旧那样的潇洒哪。”长淮镇镇主侯猛带着一帮弟子不紧不慢地走进了南宫门。南宫立道:“侯镇主,此次你能够来,可真是赏脸哪!”侯猛却道:“南宫门主此言差矣,外族入侵,我侯猛虽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这是我们大明的土地,我侯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南宫立拍了拍掌,说道:“侯镇主此言有理,如果天下之人都像侯镇主这么想就好了。”侯猛也叹了囗气,说道:“是啊,只可惜如今朝政愈来愈腐败了,皇上大臣只顾享乐,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只怕这样下去,我大明迟早要亡。”
南宫立道:“侯镇主有何高见?”侯猛道:“近年来女真族势力在逐步扩大,骚扰我东北边关,我有一种直觉,在我有生之年,我大明必被女真所灭。”南宫立却小声道:“侯兄,这里人多眼杂,你就不怕...”侯猛打断了南宫立的话,神色凝重道:“我侯某无惧。”“真是佩服侯兄,侯兄请随我到武厅里来。”说罢,南宫立伸手左手,为侯猛及其门人引路。南宫明清心道:“原来是长淮镇的人的来了,我也不能再睡了,不然会被他人笑话的。”忙起了床,穿了衣服,洗了漱,向门外走去。南宫明清刚出了门,便被龙卫进忠叫住了,“公子,你才起来啊!”南宫明清点了点头道:“没想到长淮镇的人来那么早。”进忠道:“大人让你去武厅。”“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南宫明清随进忠,来到了南宫门的武厅。进了武厅,南宫立便道:“明清,来见过你侯叔叔。”南宫明清施了一礼道:“小侄明清拜见世叔。”侯猛忙站起身来,说道:“贤侄,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侯猛抚着南宫明清的肩膀,叹道:“你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我抱你时你才三四岁,真是岁月不饶人呐。”南宫明清笑道:“是啊,明清也好几年没见侯叔叔,记得上次见侯叔叔还是五年之前。”侯猛叹道:“是啊,你侯叔叔,都老了啊,日后这天下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南宫明清道:“侯叔叔,你还年轻着呢,怎么能说老了呢?”侯猛道:“你这孩子,见见你的师哥。”于是,侯猛拉着南宫明清的衣袖,来到了长淮镇门人跟前。侯猛指着一个约三十岁的汉子道:“这个是你杨师兄,杨木阳,长淮镇中弟子当中就数他年龄就大了。”南宫立抱拳道:“明清见过杨师兄。”杨木阳朝着南宫明清笑了笑,点了点头。“这个是你的刘师兄。”南宫明清随着侯猛将长淮镇弟子一一见过。
这时,南宫立道:“侯镇主,你可真是勤快的很哪,你看到现在金陵关的任师姐与凤阳阁的王师弟还没到呢?”侯猛扯一扯袖子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淡淡道:“或许他们在路上耽搁了吧!”忽听得门外一声哈哈大笑,“谁说我们没到啊?”南宫立随即站起身来,笑道:“王阁主,这么远就听到是你来了,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哪!”南宫立话落,随后就走进了男男女女约十五余人。方才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凤阳阁阁主王振明。这十五余人有凤阳阁阁主王振明以及阁中弟子,金陵关掌门任秋璇,林美以及关中弟子。侯猛也站起身来,向王振明与任秋璇施了一礼,笑道:“王师弟,任师姐,好久不见。”而南宫明清在金陵关一行人当中正在找寻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日思夜想的林美。南宫明清望向林美时,却发现林美一直在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