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的时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长,但对于武术修炼者来说,是很短的。特别是对于大宗师而言,几年的时间,更算不了什么。他们的寿命,几乎是普通人的三倍(满清时期,百姓能活到五十岁就很不错了。)。
白莲教从满清那里弄来了五百万两白银财富,还有将租界面积扩大了十倍。对白莲教在满清境内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租界,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小城。城池虽小,不能和广州城相比,但是其繁华程度,比起北京城更盛。
王旭将租界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租界的教育,王旭是最注重的。白莲教的明伦堂,有教无类,不怕你学,就怕你没有天赋。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只要愿意学,明伦堂都可以教。
广州城里的孩童,大部分都到租界内来读书练武。
明伦堂传授的知识,不是儒家那一套,而是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许多的学问,都是直指本质。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了见识。
满清为什么会入侵中原,对华夏文明有什么影响?
明伦堂从来没有教学生们去造反,但是事实摆出来,那些学生的心中,显然对满清有些不满。这就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将来满清对他们稍微一压迫,他们内心的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壮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能将这一把火点起来,就一定可以动摇满清的根基。
白莲教在广州的租界,就像是一颗黑夜中的明珠,散发着无限的光明。租界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广州一省,东南沿海一带,都受到了租界的影响。
满清朝廷终于知道白莲教在广州的真正目的,可惜的是,想要反悔,迟了。满清朝廷想要摧毁租界不是一次两次,但每次都被王旭给挡了回去。
租界内的思想和书籍,让满清朝廷感到恐惧。阻止不了白莲教,那就进行封锁,不让白莲教的书籍和言论扩散到广州之外。
满清朝廷甚至还玩儿起了“文字狱”。
被满清朝廷抄家灭族的士绅家族,数不胜数。
只是满清太一厢情愿。
就算朝廷发动“文字狱”,同样不能阻止白莲教的思想和书籍传播,因为租界这个源头没有灭掉。满清这样做,不但没有阻止思想蔓延,反而弄得人心惶惶。
……………………
朱慈烺和郑成功来到广州租界。
看着繁华的街道,朱慈烺说道:“王旭这个家伙,本宫虽然不喜欢,但他的本事,我还是很佩服的。短短几年之内,就将租界弄成这个样子,一般的人,可办不到。”
郑成功笑着说道:“那是因为有教主在背后支持。否则的话,王旭的本事再大,在广州也站不住脚。”
朱慈烺说道:“王旭的本事是有的。可惜,他不能为本宫所用。”
朱慈烺和白莲教分家已有数年之久,他现在是绝世宗师,整个满清,能威胁到他的,就只有鳌拜一人。经过几年的独立锻炼,朱慈烺的身上终于有了王者风范。
“师父就在租界,我们先去见见他。”朱慈烺说道。
郑成功点头道:“是,殿下。”
王旭正在向陈继汇报今年的贸易情况和租界里的事务,这个时候下人来汇报,朱慈烺和郑成功来了。
王旭疑惑道:“太子殿下和郑成功这个时候来找教主,难道他们要对满清发起攻势了?”
陈继笑着说道:“让他们先进来吧。”
朱慈烺和郑成功进来,对陈继行礼:“见过师父(教主)。”
陈继微微一笑,指着旁边的椅子说道:“坐吧。要喝茶自己倒。王旭,你继续。”
王旭的汇报内容,并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当着朱慈烺和郑成功的面儿说出来,没有什么关系。
王旭点了点头,说道:“是,教主。今年的贸易利润,应该会比去年增长一点,但是增幅不大。我们和洋人之间的生意,好像进入了瓶颈。洋人,不能再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教主,我们是应该开拓满清的市场。”
满清的统治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非常有潜力。只要开发出来,白莲教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
王旭这几年将根基打得很扎实,他觉得,白莲教的生意,该向广州之外的地方扩散。白莲教和洋人在商海中搏杀,做生意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而八大皇商,则是靠着朝廷支持,垄断一切,大发横财。八大皇商做生意的手段,简单粗暴,王旭非常鄙视。
只要白莲教全面进入满清市场,王旭敢打包票,半年内,就可以将八大皇商的生意挤垮,让他们彻底失去垄断地位。
陈继说道:“扩大市场这件事,王旭你自己负责就行。将你的计划写成书面报告,让我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