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磊和孙晓龙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公厕,但这个公厕和其他公厕相比,气场要大的多。
此公厕非彼公厕,如此气势磅礴,如此浩瀚莫测。
韩晓磊和孙晓龙捏着鼻子捂着嘴,屏气凝神,hold住呼吸,绕过公厕,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猴子
笼。
“这不是德怀镇公园嘛!天啊!咱俩竟然来到了德怀镇公园!”韩晓磊吃惊地说道。
“嗯,还记得咱俩以前去的游乐场不?应该就在前面。”孙晓龙镇定道。
这时,偶尔有工作人员从他俩身边走过,把猴子和其他动物的粪便倒进那个公厕。
“怪不得那个公厕那么臭,真是名符其实的公厕,连动物都包括尽来了。”韩晓磊说。
“可不是咋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粪便混合在一起,能不臭么。”孙晓龙说。
接着,韩晓磊和孙晓龙顺着猴子笼继续在公园里走,挨着的是狐狸,旁边是各种各样的鸟,然后是一只掉
了很多毛的大骆驼,再前面,是蘑菇亭,即水泥砌成的蘑菇状的亭子。
其实韩晓磊和孙晓龙对德怀镇公园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老师都会组织同学们到这里
来游园,当然,德怀镇除了公园之外,能游览的地方也确实非常有限了。
前面的那些动物之外,确实没有了更多的动物,剩下的就是人问设施了,里面有韩晓磊和孙晓龙小时候玩
的游乐场里的气球海洋,还有比平时看到的大很多的滑梯,还有很多很多的秋千,公园的广场处有老人们在通
过录音机播放音乐跳舞,不远处还有打羽毛球的人们,但在所有人文的娱乐设施中,最壮观的,要属滑旱冰了
。
旱冰场在德怀镇公园的西南角,旁边还有一个公厕,似乎是特别为这个旱冰场准备的,不远处还有专门为
滑旱冰的人们而设立的饮料卖店,想想看,旱冰场虽不是依山傍水,但依厕傍店,也算是有相当级别和享受特
殊待遇的高级场所了。
在韩晓磊和孙晓龙以后来公园玩的日子里,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到旱冰场滑旱冰玩。
不知不觉俩人就来到了德怀镇公园的门口,门口还有售票处,当然从里面出去是不需要花钱的,走过铁管
扶手通道,两人就来到了外面,还有戴白色口罩看自行车的阿姨。
这片的街道很整齐,属于德怀镇内了,而不像韩晓磊家的小巷,属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复杂地带,这里4层
左右的矮楼房,像孙宝财奶奶家那样,还有高的6层左右的楼房,韩晓磊想象不到住在那么高的地方能不能睡着
觉,只能是幻想着。
从这里走到家大概要用40或者50分钟左右吧,但是如果坐板迪也许20分钟就到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板
迪是什么,其实就是人力三轮车,只不过骑车的人在前面,而坐车的人在后面,和倒骑驴正好相反,这种交通
工具的具体发音韩晓磊到现在也不清楚。
依韩晓磊来看,这段距离肯定是要走回家的,因为乘坐人力三轮车的价钱是1元钱,1元钱对于韩晓磊来说
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韩晓磊虽然疲惫,但此时此刻还有部分力气走回家,但是孙晓龙却不一样,家境稍好
些的晓龙自然零花钱也多一些,此时此刻,他更愿意花去1元零花钱来乘坐板迪回家。
事情的最终结果是两个人乘坐了板迪回家,而韩晓磊也满口答应回家后给晓龙五角钱,孙晓龙并不在意,
而且搭乘板迪的总价钱是2元,并不是1元。
板迪师傅在前面骑的很辛苦,这辆板迪的后面有点民国时期拉乘客的手拉车一样,韩晓磊和孙晓龙坐在后
面很悠然自得,板迪的主架构大概是铁,其他的地方蒙的塑料,当然也就没有了玻璃,板迪车遇到不平的道路
就会颠簸,后面一侧的门由于没有锁被逛的咯吱直响,正好,借着这门呼扇的时候,能透进来几口新鲜空气。
周末傍晚的德怀镇,虽然大部分人们都不上班,但是街上还是有不少人穿行,这个时间很多人都是从市场
回来,拎着大包小裹准备晚饭,迎接明天新的一天的工作,这是夕阳从韩晓磊后面照射过来,将板迪车的影子
拉长,孙晓龙托着下巴望着窗外,一丝惆怅,把青春的年少湮没在脸上。
这次河沟探险终于结束了,疲惫的身躯在板迪车上颠来颠去,这段回家的路并不算平,也许以后的人生路
也不会平,但那又能怎样,有时候身不由己,就像此时在板迪车上,累了的时候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