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总是有意外(2 / 3)

官路医武高手 吾畏 4548 字 2016-05-25

云,没想到是我吧。”在经开区的大厅,老农似打扮的格林陶瓷公司董事长万顺出现在陈青云的面前:“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过来了,准备回蓉城吧。”

陈青云真诚地说:“万总,见到你真高兴。你不是说过一阵子才能过来吗?怎么样,安平经开区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条件,能满足你的要求吗?”

万顺开心地说:“比我想象的好,我参加过不少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也接触过不少政府官员,像你这样实在的、连缺点与不足都毫不隐瞒的领导,却并不多。我回去之后,还得与禅洲市陶瓷协会的其他理事单位商量,如果有人愿意来投资,我会极力推荐安平。”

陈青云见万顺欲言又止的神情,知道他肯定有事需要自己解决,于是爽快地说:“万总,你就别藏着掖着了,需要青云做什么,尽管开口。”

旁边的薛花苦笑道:“万总看中了规划中高速公路收费站不远处的三千亩土地,我们的原则是先到先得,但那块地还有点小麻烦,可能会影响万总的开工。”

陈青云皱了皱眉头说:“有什么经开区解决不了的事情吗?没关系,有问题摆到桌面上才好呢。”

何成羞愧地说:“那块地的搬迁基本上差不多了,就剩下最后三户村民,但三户村民都与经开区签订了搬迁合同,也领走了搬迁款项。不料前天冒出一伙人,说他们已经从村民手中购买了那三栋房屋,经开区要拆房子,得重新与他们谈判。他们开价还不低,是村民的几倍。”

陈青云问道:“他们是本地的村民吗?”

薛花摇摇头说:“是几个外来人,很凶的,毫不讲理。”

陈青云笑道:“自古以来,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他们的房屋买卖是不合法的,请苏局长派人配合,强行拆掉吧。不过,行动之前,先找律师商量,必须在法律上站得住脚,这叫谋后而定。”

薛花与何成就是要陈青云的态度,至于具体工作,他们熟悉套路,并不怕这些烂事的人。

万顺见陈青云说话干脆利落,树起大拇指说:“有理、有利、有节,安平市有青云这样的领导,何愁发展不起来呀。”

陈青云大笑:“万总,给我灌米汤,是不是还有事情要我做呀。晚上我做东,咱们到醴泉大酒店,边喝边聊,行吗?”

经开区位于蓉城与安平的中间位置,向北不到二十公里就是机场高速。而回安平则要绕壶山垭口,时间至少长一倍以上。所以,经开区有什么重要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在蓉城招待,而平常来客,都在食堂用餐。

万顺也爽快地说:“到了安平,总是要叨扰青云兄弟的,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陈青云到达醴泉大酒店的时候,应能已经在大厅等候。醴泉集团公司的总部在燕京,但每到周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能基本上都会来到蓉城,因为陈青云与汤玉都在这里。汤玉也像陈青云那样,除了重大事情,其他的具体工作都扔给应能,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应能加盟醴泉公司之后,真正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现在的醴泉集团,类似蓉城醴泉大酒店这般规模的酒店有九家;还有酒业公司,包括红杉酒厂与红杉酒行;食品加工企业三个;饮用水厂两个;食品种植基地十个;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一个。

醴泉集团的总经理与常务副总经理分别是应能与黄英姿,两人都是工作狂,黄英姿幸运地遇到古木,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竟然生活得非常幸福。而应能的全部精力都用于醴泉集团的发展,三十多岁的人还是光棍一条。

薛花分别给陈青云与万顺介绍了应能,陈青云笑道:“我与应总太熟悉了,不能装成不认识。”

在包厢坐定之后,万顺担忧地对陈青云说:“陈市长,我们的伙计们都想扎堆发展,也希望在安平做大,因为这里的条件确实不错,并且西南片区还没有类似的生产基地。但我们只有一个担心,天然气的供给问题。我们的上游是华夏石油,这是央企老大,说变脸就变脸,他们卡脖子的时候,我们只能拿石头砸老天。”

“你担心的是这个,早说呀。”陈青云不以为意地说着,随手掏出手机,拨通电话之后,高兴地叫道:“原来老哥也在醴泉大酒店呀,我在红杉厅。行,一会见。”

万顺不知道陈青云搞什么名堂,但他也不便询问。到了这个层面,好多东西都只能去猜。但万顺感觉酒席上少了一人,问道:“青云,弟妹呢?你不会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吧?”

陈青云笑道:“谢谢万总关心,小菲就在隔壁,我还有几个朋友到蓉城了。”

何成听陈青云说完,赶紧起身找服务员。陈青云知道他肯定是安排替他买单的事,这种眼力劲都没有,他这个经开区主任也白当了。但陈青云不会阻拦他,如果部下连献上这点殷勤的机会都不给,还能笼络人心吗。

刚把酒倒上,包厢门推开了,进来一个儒雅的中年人。

“青云,好大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