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行业利益被他们完全把持。现在中央反复出台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就是要打破这潭死水,可整个卫生系统的官员都不支持,国家政策根本得不到落实。”
“平常郭局长与你地称兄道弟,难道这个时候不帮你吗?”
显然杜秋对秦良很了解,他不解地说:“你是全市普外科的第一把刀,郭局长没少麻烦你。我记得好几次在外面吃饭,只要接到郭局长的电话,你立马就会起身。当时我就纳闷,郭局长又管不到你,你那么殷勤干什么?现在倒好,轮到你有事情请他帮忙,他就将脑袋缩到翅膀下面去了。”
秦良苦笑道:“郭局长担心我出来之后,对147医院及市人民医院会有冲击。你不知道,我们选的那个位置,与147医院、市人民医院呈三角之势,是安平市办医院最理想的地方。如果成功了,完全可以与147医院和人民医院分庭抗礼。
现在郭局长还不知道我们将要出来的医生是哪几个,正因为如此,他不得不慎重。
但他表面上帮助我,摆出来的理由主要是两个:一是不符合医疗卫生规划布点;二是他已经向四套班子主管卫生的领导请示了,是领导们不同意。
我不敢找欧书记,听说他就是反对的人之一,所以只好找到安平市新来不久、与地方没多少瓜葛的陈市长。”
杜秋大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个纯粹的书呆子呢,没料到你考虑事情还很周到。”
杜秋没有将自己与陈青云的关系告诉秦良,他也担心陈青云当了市长之后,是否认他这个曾经的同事,因为他们也仅仅是共事几个月,除工作关系外,没有任何私下的人情往来。
当秦良苦着脸、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鱼竿上的时候,杜秋拨通了陈青云的电话。陈青云在电话中轻声说:“杜厂长,我马上要参加常委会,有事咱们晚上再联系。”
杜秋非常高兴,陈青云的话语不多,却没有拒他于千里之外。他为自己高兴,能有陈青云这样的朋友,今后橡胶厂有个大靠山;更重要的是安平市的发展更有希望了,因为他对陈青云的信心比任何人都强烈。
陈青云确实是要参加常委会,这是他来到安平市之后,欧舟召开的第二次常委会。
第一次常委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陈青云,虽然大部分的常委与陈青云认识,但程序上不能省。
陈青云知道今天会议的议程,在书记碰头会上,欧舟提出了三个议题,其中成立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的事情,他完全赞成,但在市环保局副局长等人事任免问题上,他保留了意见。
上任之后的第一天,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丁典拿来五个年轻人的简历,这是向他推荐秘书人选。虽然处级干部不能配备专职秘书,但每个县市的书记、市(县)长都有专人跟着,对外称为工作联系员,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就是专职秘书。
“丁主任,名单先放我这吧,没有确定之前,你先跟我跑几天吧。”陈青云对安平市政府的内部情况毫无所知,况且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自然不会任丁主任安排:“从明天开始,你给我排个日程表,除必要的会议,其他时间都安排到乡镇或市政府的各部门去调研。
第一站是经开区,明天就去吧。告诉各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汇报的人不能太多;除路途较远的乡镇外,原则上不在调研的单位就餐。”
丁典听完,当时就苦着脸离开了陈青云的办公室。新市长到各单位,单位负责人肯定会很高兴,但不安排用餐,矛盾将集中到他这位管家身上,烦呀。
陈青云调研的第一站安排到经开区,有他的考虑:今后安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依托经开区,他不能不对经开区给予高度重视。
陈青云首站就到经开区调研,也有自己的私心:薛花与王军都是他的党校同学,特别是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在安平市有着独特的地位:市委常委、副市长兼经开区一把手,可以说位高权重。
薛花与陈青云很亲近,当年陈青云担任橡胶厂厂长的时候,她就奉陈道之的命,敷衍了当时炙手可热的胡奎一把。
当然,同学之情肯定是有的,但姚琼在青干班聚餐的时候,公开表示出与陈青云的亲近,令薛花当时就下了决心:如果今后有机会碰到陈青云,绝对不能与他发生冲突,能拉近关系更好。
没料到世事无常,他们竟然在安平市见面。
杜秋没有想这些,他固执地认为:如果陈青云说是开会,那肯定就在开会;如果他说调研去了,那绝对是在调研。
“我们到壶山村的农家乐订个好位置,正好今天钓了两条青鱼,争取请陈市长过来吃晚饭。”杜秋没有把话说死,但也没有告诉秦良,自己已经与陈青云约好。
秦良摇摇头说:“杜大哥,你别寻我开心了。你陪我喝几杯闷酒就是,不用找别人了。”
安平市区与险峻的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