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资本的牺牲品(2 / 3)

民间完全没有橡胶,结果汽车的轱辘用的是全铁,为了增加摩擦力搞上了铁链,想想都觉得挺凄惨。

有点财政上的余力,李奇坚持认为就是应该在战争爆发之后难以获得的资源上多做储备,那么石油、橡胶、有色金属、稀土,基本上就是属于能买多少都是要买买买的节奏。

其实稀土才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也就只有远东那个国家有巨量的稀土。当然了,除了德意志发现稀土的珍贵之外,其余国家大多是处于空白。

“是吗?这样一来,只能是与日本进行必要的沟通。”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蹙眉:“如果他们问起了稀土的作用?”

“不告诉他们。”李奇是希望日本以后能够与美国死磕,也仅仅是一个利用价值,并未真的当成什么亲密伙伴:“在其它区域的贸易额度上,日本必须给予必要的让步。”

“总理阁下,目前的话很难。”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直言不讳地说:“目前的国际地位上,日本要高于德意志。”

这就是可笑的地方了,德意志曾经是世界主要列强之一,现在成了可以被无视的存在。然后,曾经谁都不爱搭理的日本却成了国际舞台上相对活跃的列强,开始了自己影响世界的旅程。

“日本会让步的。”阿道夫.希特勒满脸的阴沉:“只要他们还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技术。”

李奇反倒是担心一点,德意志收购资源的力度虽然大,可是明面上的收集从来都是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一旦与日本在贸易资源上出现摩擦,想必是会进入其它列强的视野,那么会不会引起列强的警觉?

“必然会的。”库尔特.蔡茨勒脸上带着微笑:“但是等他们警觉,已经来不及了,不是吗?”

李奇皱眉没有说话,很多时候得不偿失的事情就是发生在偶然之间。德意志还有很多事情没干啊,比如真正地收回对鲁尔的控制,然后莱茵区也需要夺回来,更有与奥地利的合并,苏台德地区的夺取,肢解掉捷克斯洛伐克等等。

过早让列强警觉对德意志一点好处都没有,那么与日本的交涉就应该更稳妥一些,不能是疏漏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到了1929年的5月份,各大列强的经济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好像什么危机根本就不存在,市场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驱使着更多普通人拿出积蓄投入到股票市场。

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不买股票好像是成了某种犯傻的事情,谁都巴望着将钱投入股市,然后等着那些证券交易所的职员所说的那样,等待钱生钱。

真的,因为金融市场的一片繁荣,身在美国不买股票成了少数人的行为,不买股票成了不正常,反而是拿出所有积蓄投入到股票市场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

“正是……变态的繁荣啊!”斯特雷奇.柯克当然是化名,他就是身在证券交易所,不能是说哪个,因为在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太多太多了。他对自己的同伴说:“看到那个老头没有?”

还真的就是老头,年纪看着绝对超过七十,但他就是生龙活虎地人挤着人,为的是能够排队买到心仪的股票。

其实也不用太挑,股票版面上就没有一家是在贬,基本都是属于涨的趋势,就好像随随便便买到哪一支股票都能发大财一样。

买到股票的人,谁都是在笑语欢歌,仿佛手握那张代表某支股票的纸就是未来的财富。他们对在股票会赚大钱感到深信不疑,并且打算投入更多。

“银行已经开始拒绝大额贷款。”斯特雷奇.柯克脸上的表情很诡异:“特别是不贷款给会投入股票交易的人。”

那是一个信号,但是几乎没有人在意银行释放出来的信号,只以为银行是将自己的资金也投入到股票市场,为的就是在难得的机会里大赚一笔。

对的,银行资本也是投入到了股票市场,但他们可不是像普通人那么玩。

“联邦的调查局,已经介入了。”巴赫.亚当斯当然也是一个化名,他满脸的诡异:“但是……他们显然遭遇到了大难题,想要调查什么,遭受到了层层的堵截。”

美国政府不是没有能人,但他们想做什么事情需要得到资本集团的允许。很显然的事情,在即将开始的瓜分盛宴中,资本集团根本不想联邦政府跳出来干什么,新任的“小轿车先生”似乎也被蒙蔽了,依然在大肆为繁荣的金融市场而叫好。

“很快就会改变了。”斯特雷奇.柯克说道:“我们有渠道已经获知,有经济幕僚向‘小轿车先生’发出了警告,似乎是被听进去了一些?”

“轮到我们了。”巴赫.亚当斯收敛了脸上嘲讽的表情,换上了一脸的狂热,挤着进入了交易通道,挥舞着支票:“买,还有什么股票可以买?”

带着职业笑容的交易员,立刻就是几支股票的推荐,这些股票还都是一些根本不出名的,听到某些股票所在公司的名字,巴赫.亚当斯眼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