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来得及吗?按照李奇的想法来说,只要是资源跟得上,不存在什么来不及的问题,他可是知道大建的特别技巧,掌握了核心的科技……好吧,其实就是模仿美国佬,玩一下拼接技术,来个一艘军舰不用一个月就下水。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问道:“阁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李奇当然是已经安排了行程,就是那一帮一走绝对不会是短期内回来,他们的职务上必须要做一些变动。
不过,那是军方的事情了,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等人愿意接受安排,军方也愿意放人,肯定是有做相关的考虑。
送走了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李奇又接见下一波的人。
到1928年之前,本来李奇需要出访几个国家,后面他觉得应该改一下,比如只去俄罗斯民主联邦。
俄罗斯民主联邦还活着,似乎活得并不怎么轻松,只因为苏俄对俄罗斯民主联邦发动了双重攻击,是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双方进攻。
要说起来,俄国却是一个革命的好地方,那是一个近乎于百分之九十九皆是文盲的国家,精英阶层又足够地腐败和无能,不然也不会被革命的火炬给燃烧了。
苏维埃走的策略非常正确,他们抓住了俄国人的厌战情绪,然后又给予画了一张看着很美好的大饼。
对于普通俄国人来说,不用到战场去送命,听从领导可以获得天地和财产,有比这个更美的事情了吗?
对于身为农奴的俄国人,参加革命等于成了翻身,一些农奴不但可以翻身还能做主,从社会最底层变成人上人,可以任意地欺负之前压迫和统治他们的人,想一想就是一件美事。
俄罗斯民主联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和苏俄的区别是,一些以前的贵族和精英分子依然是统治者,不像苏俄那边是投降派和社会底层翻身。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已经非常努力想要改变,那群眼睛没瞎的贵族和社会精英也知道不能再过分压榨社会底层。可是这样的改变其实并不明显……至少在效果上显得比较缓慢。
苏俄是怎么干的?他们是直接打倒一切,为了塑造一批新的统治阶层,清算掉之前的统治阶层,不管曾经的统治阶层到底是好是坏,反正就是全部清算掉。这样的行动简直太有用了,一瞬间就将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拧成一股绳,让那些人获得了非常容易得来的利益,成为了新制度的拥护者。
说来也是,有人带头革命,似乎还没有被镇压下去,革命的先烈不用自己去当,可以享受革命带来的胜利果实,傻了才会不去参加吧?所以是,大多数的俄国人还是非常渴望参与革命,因为那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劳而获了,还可以从被欺负的对象,变成可以欺负人的阶层,还是欺负那些之前看似高贵的人,没有比这个更爽的事情了。
李奇是打算在1928年的2月份到俄罗斯民主联邦访问。选在这么个时间点,主要是亲自体验一下天气的季节。他访问完俄罗斯民主联邦,下一站会是日本,极为可能也会去美国,就是美国人还没有正式的回函。
一个国家的总理出访,哪怕是德意志现在的国际地位真的不怎么样,里面也有许多值得讲究的地方。
李奇将自己的第一个出访国家选在俄罗斯民主联邦,不是一直抱住大腿的英国,那是苏俄那边出了问题。
两年之间,德意志一直试图与苏俄缓和关系,然后几乎被全世界压制的苏俄傲娇了,对德意志任何的善意不但采取视而不见,反而是带着深切的敌意。
苏俄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国际环境,他们也真的是做了相关的努力,可是随着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挥舞黄金大棒,苏俄悲剧地在外交战场上落败了。
能干革命的人还是很有勇气的,或许也是处于一种政治需要,反正尝试过,失败了一次的苏俄,此后没人再讲什么寻求国际认可,敢说上一句两句,下一刻就是因为政治不正确,丢官下监狱,然后有极大的机率成为某个“指标”中的一部分……被枪毙。
李奇释放善意,是不止一次地释放,收到的是满满的恶意。他观察了局势,俄罗斯民主联邦一时半会死不了,那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千万不能让俄罗斯民主联邦给死了,反而是要大力增进友谊。这样一来将第一个出访选俄罗斯民主联邦,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出访之前,李奇需要在德意志各地走上一圈,视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为下一次的选举做先头拉票。
想要在德意志获取选票,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增加就业机会,然后又保证地方治安,除此没有其它的路好走。
德意志的民众越来越不好骗了,以前只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吸引来无数的追随者,随着经济慢慢开始变得好转,社会治安也得到恢复,吵闹够了的德意志民众开始想要过上有饭吃的日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