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他看李奇的目光有些不对劲。不是说他带有敌意还是什么,是带着一种莫名的茫然,似乎还有一丝丝的崇拜?
不得不说的是,过去的六年克虏伯家族的境遇非常差劲,毕竟一个家族的族长被宣判成为战犯,起到的影响肯定不会低。他们在战后还遭到了诸多的限制和来自政治上的压力,一些社会党人没有少找麻烦,要不是有容克集团在后面顶着,克虏伯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移民到南美洲的某个小国过日子了。
今天参与会议的许多家族,他们在战后的境遇与克虏伯家族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家族甚至在过去两个月依然是异常的糟糕,连保持最基本的体面都办不到。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为德意志的执政党,然后各种小党派开始被取缔,几个大的政党迫于压力开始进行合作,虽说德意志的动乱并没有被制止,但是随着军队进驻各大城市,戒严再加上对一些武装党徒的剿灭,治安上真的有非常大的改进。
一个国家没有次序等于没有未来,治安状况也关乎到一个国家能不能得到发展。很现实的问题,没有次序会人心惶惶,差劲的治安不会拥有良好社会环境,只有恢复次序和维持治安,其它的东西才有得讲,那就是一些国家为什么一旦混乱,然后无法制止混乱就会沉沦的原因。
德意志已经混乱了六年,大部分人已经受够了那样的生活,李奇上任的第一天就是启动戒严法案,因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国会拥有52%的席位,戒严法案毫无压力地通过。
新任总统埃里希.冯.法金汉本来就可以直接宣布戒严,由国会投票通过只是让法案具备民主依据,其实也是堵住几个大党派的嘴巴。
全国性的戒严是伴随着国防军开进各大城市,是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梳理过去,一些没有注册的非法政党被取缔,然后一些有注册的政党被重新登记并收缴枪支。
在收缴枪支上面,德意志的党派其实是一种非常不服气的心理,他们叫嚣着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如果要收缴枪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解散自由军团,因为自由军团就是德意志规模最大的武装党徒。
那些叫嚣的政党原本以为会取得支持,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下一刻发生,德意志的民众还没有发生,法国最先跳脚,要知道自由军团在干涉军的份量并不清楚,解散自由军团让那些在苏俄讨债的法国将军去指挥谁?
德意志现在就是一个外交弱国,列强施加政治压力,别说是小党派了,就是执政党分分钟也是要跪。法国最先发声,然后是英国,最后美国也插了一脚,那些叫嚣的党派,有点脑子的就立刻闭嘴,没有脑子继续叫嚣的就等着蹲监狱,还是那种不管对错都要蹲的情况。
英国认为德意志需要有限度的恢复,李奇走的是亲英路线,向外采购资源的时候,向英国的采购量最大。
其实李奇向英国采购量巨大并没有获得什么优惠,他放弃了正常的商业行为,无视了报价便宜的美国公司,那都是在站队啊!
使用有限的资金,采购有限的资源,那么就别想说能够多么大方,内部分配上肯定是会有倾斜性。
李奇知道克虏伯近期在搞什么,克虏伯受到了国防军一些高级将领的暗示,偷偷摸摸在搞装甲兵器的研究,甚至在更早的之前做的事情更多,例如在荷兰悄悄研究潜艇,然后搞火炮的研究什么的。
以前大部分的军工家族或是企业都在偷偷摸摸搞一些东西,有些是不想放弃本行,有些则是像克虏伯受到国防军的委托。正是因为这样,李奇根本就没有可能完全无视那些老牌军工家族或是企业,一旦他那么干,浪费属于德意志的军工底蕴不说,军方的那些将领也该持敌视态度。
李奇微笑回答了古斯塔夫.克虏伯的话,他没有说太细的东西,先是说了一个大概,然后又建议说,更加具体的细节可以在稍后于别的场合详谈。
那个暗示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不止是克虏伯,是所有老牌军工都感到欢欣鼓舞。李奇愿意暗地里商谈,被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影响力起到了作用。
在现如今,能搞的工业其实不多,很多东西生产出来也不可能存在市场,李奇需要的就是一个工业的复苏,主要还是在一些轻工业上面。
美国佬的意思也差不多,他们愿意投资一些轻工业,在一些重工业上兴趣缺缺。
重工业是啥玩意?现在的重工业几乎是与军工挂钩,然后汽车、轮船、钢材等等的行业上,美国需要在德意志搞投资吗?美国佬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卖到大半个地球,自己的东西都在滞销,毛病了才会投资德意志的重工业。
美国倒是很希望德意志的一些企业可以转让一些专利,比如一些钢材的配方,还有一些化学领域上的专利。对此李奇需要与德意志的相关各家取得共识,他私人的意见是部分专利可以转让,可是……想要进行说服很难。
对于一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