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一切还是为了百姓。“
“可是要说他是忠臣,那也绝不是,因为他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敢算计我。连我这个皇帝都敢算计和对抗,这个那也是一个绝对的奸臣。”
李世民也都不知道如何评价荆谋言,既不是彻头彻尾的奸臣,可是那也绝不是忠臣。荆谋言用的手段很邪恶很无耻,甚至很下流。可是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多给百姓谋福,这个算是忠臣了吗?可是对于皇帝来说,荆谋言正臣子不太好驾驭,为了达到目的几乎是不择手段,这个也是一个奸臣的典范。
李世民目光灼灼的看着荆谋言,可是荆谋言同样也不畏惧的反过来看着李世民,周围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荆谋言知道他刚才的话已经非常触怒了李世民,可是荆谋言却没有任何办法。这次较量其实是各方都是有所顾忌,其实是各方都不得不坐下来商谈的。
“我这次采用下克上的方法逼迫李世民,李世民感觉到了不满,作为一个君王最讨厌的已经诶是下属不听话。而我这次不听话,已经是让他感觉不满了。不过,李世民虽然对我不满,可是却并没有真正触及他的底线,这个还是有商谈的余地。”
“而且他也明白下克上是必然,他不会愚蠢到让认为杀了我也就可以彻底解决下克上的问题。何况这个只是关系到他君王的威严,并不是彻底的核心利益。”
“在这一刻,那也就是谁的心理素质更好,谁的意志力更强大,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获得更大利益。”
荆谋言依然无所畏惧的看着李世民,双方都明显不是什么愿意轻易妥协的人。这个其实是一次精神意志的对抗和交锋,这种精神意志的交锋虽然看起来好像用处不大,可是却足以让谈判双方在各自的底线之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
谁的精神意志更强大,那在对方底线之上获得的利益,那也是必然会更多。
“这个荆谋言,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敢跟朕如此对视?难道,他不怕朕杀了他?看来,这小子是吃定了我,知道我不可能真正把他如何。并且目前天下太平,我也不可能真正的发动什么血腥手段来清洗。何况是杀了他,那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哎,这小子,对于朝廷政务,对于中枢和州郡的关系,了解得太深刻了。”李世民心里想。
李世民同样无奈,如果是战争时期,李世民大可以直接用强力手段把荆谋言这种不听话的臣子给清理掉。可是现在毕竟是和平时期了,和平时期不同于战争可以随便破坏规则。和平时期是不能轻易使用暴力的,这样让李世民其实也是处处受限。
“这个荆谋言,也真是太胆大了,居然敢如此跟皇帝对视,我都不敢啊!”房玄龄心里也是反而担忧想。
就算是房玄龄出身于士族,他依然不敢如此有勇气跟皇帝对视,这个古代可是把皇权神话的时代。这个皇帝等同于神明的时代,房玄龄他们这些士族敢跟皇帝讨价还价,可是并不意味着敢跟皇帝正面硬杠。可是荆谋言敢,荆谋言敢这么跟皇帝对视,完全不畏惧他是一国之君,这样的胆魄让旁边的房玄龄都害怕。
李世民心里评价想:”这小子是一个枭雄,绝对是一个枭雄。“
李世民眼里闪过了一丝丝的杀意,不过很快就消失了。
“没有必要杀他,现在天下太平,天时地利人和他一样不占,不用在意。何况,哪怕他再怎么厉害,那也得臣服于我。”李世民想。
李世民虽然一开始闪过了一丝丝的杀意,可是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李世民知道哪怕荆谋言再能干,那也没有用。在这个乱世刚刚结束,天下人已经不可能有掀起乱世的能力了。作为乱世笑到最后的皇帝,李世民非常清楚系想要当皇帝那可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才有一线希望。荆谋言一样都不具备,所以荆谋言不具备夺权的能力。
何况李世民更清楚,人心是多变的,一个治世之能臣也许在乱世的时候可以变成枭雄。可是一个乱世枭雄在一个生不逢时的时候,那他也就只能够老实的当一个能臣。
“荆谋言不具备这个天时,所以朕不用担心!他再怎么样,那也无法摆脱我的掌心。”李世民很快松口气。
荆谋言接下来主动问道:“皇上,您以为如何?臣才疏学浅,还请房仆射来解决这个问题。”
荆谋言说完这话,明显主动再次行礼,表明了自己“服软”了。
李世民这才松了口气,这个荆谋言终于“服软了”,这样让李世民莫名其妙的感觉轻松了不少,好像找回了一些面子。
荆谋言看到了李世民好像放松了一些,这才想:’有些时候过犹不及,我刚才如此跟李世民对视硬杠,我已经展现了我不畏惧皇帝压力的勇气。可是过刚易折,及时适当服软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李世民的心态一张一弛,反而更容易利用。这个就是跟钓鱼一般,必须要拉杆同时适当放松,这样才能保证他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
李世民在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