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作咸》译文(4 / 4)

曲管对准锅脐,把卤水接到锅里,只见热烘烘的,卤水很快就沸腾起来了。可是打开竹筒一看,却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看不见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这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云南两省的盐井,很容易逃避官税,难以追查。

末盐

【原文】

凡地碱煎盐,除并州①末盐外,长芦分司②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带杂黑色,味不甚佳。

【注释】

①并州:今山西中部,太原一带。有土盐。

②长芦分司:明代在长芦(今河北境内)设盐运使,并于沧州、青州设二分司。

【译文】

用地碱煎熬的盐,除了并州的粉末盐之外,家住河北沿渤海湾一带的人们,也经常刮取地碱熬盐,但是这种盐含有杂质,颜色比较黑,味道也不太好。

崖盐

【原文】

凡西省阶、凤①等州邑,海井交穷②。其岩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注释】

①阶、凤:阶州,今甘肃武都;凤州,今陕西凤县。

②海井交穷:海盐、井盐都没有。

【译文】

陕西省的阶州、凤县等地区,既没有海盐又没有井盐,但是当地的岩洞里却出产食盐,看上去很像红土块儿,任凭人们刮取食用,而不必通过煎炼。

【评析】

《《天工开物.上篇》里,对食品加工有很生动的记录,包括了制糖、制盐、制油、制酒。这几种之中,盐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中国菜之所以能扬名世界,跟调味料的运用脱离不了关系。我国对盐的掌握很早就开始了,周朝还设有“盐人”这种官职专门负责制盐的事。可见我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用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盐的种类更多、制造技术更为专门,于是宋应星在本篇中仔细解说了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