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未来名声大振的人,吉利公司的李书福他们的经历。
李书福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名叫“北极花”的冰箱厂厂长,但这个厂只是一个非定点厂。简单的说,就是生产冰箱没有“出生证”,需要的时候他的企业随时都会被停产甚至被没收。
远东公司的蒋锡培甚至几次将自己的企业捐给了“集体”,当风声过去之后才能再收购回来。而李书福未来也同样会把北极花捐给政府,只不过他并没有将北极花拿回来,而是带着一笔钱去大学读书了。至于说万宝公司的邓韶深,那就只能说是无能官僚们导致的一场彻彻底底的悲剧,翻手之间就葬送了这个曾经的国内家电业巨头。
这些提前了时代半步的经营者们如今的心情可想而知,实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准备着断尾求生,没有那么一丁点的安全感。
但是,中铁建投或许能够给他们一丁点的安全感,因为这是国内唯一能愿意对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挂靠企业进行投资的银行了。
可想拿到中铁建投的投资并不容易,这些企业对政策太过敏感,当地政府一念之间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因此,对这些非国企的投资,当地政府的政策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要满足几点,首先是当地政府不排斥这些非主流所有制企业的发展,这需要极大的魄力。其次是当地政策稳定——至少要在未来五到八年里主政官员不能更换,否则人走茶凉继任者谁知道会不会杀猪过个肥年?最后则是当地经济相对有优势,西部大开发还要晚二十多年呢,现在投资西部可没什么好处,所以投资地点起码也要是交通发达或者沿海城市。
可想而知,满足这几点在八十年代是多么的珍稀。可另一方面,一旦真的有一个这种地方,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将会有多么大,简直就是一处圣地。
虽然不知道中铁建投银行内部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份榜单,但如果中铁建投在某地投资了某个非主流所有制企业,当地立刻就会多出很多闻讯而来的外地人进行考察。
中铁建投银行不过成立一年时间,就已经逐渐在工业界和企业界书里起了自己的招牌。
像是投资万吨水压机这样的项目,别说,似乎还真的只有它能够去做了。
楚江在林宗棠和其他三人热切的注视下,轻轻的翻开了自己手上的文件,将四份复印件送到了其他人面前。
“这是我们中铁建投银行做出的投资评估,请恕我直言,三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在国内并没有什么优势。”
“怎么会没有优势?”颜永年扶了自己的眼镜,不待看自己面前的文件,就说道:“目前国内最大的多向模锻水压机是西南铝的一万吨,三万五千吨可以填补国内空白,建成之后……”
“建成之后,国内也没有配套的需求。”楚江干脆的打断了颜永年的话,摇头道:“万吨水压机的应用领域有几个,无非是汽轮机转子、船用大型曲轴和核电中的压力壳。汽轮机转子,电力系统现在不掌握汽轮机的生产技术,整机需要从国外进口,恐怕对方的企业不会同意用我们自己的转子。船用大型曲轴,我们向中船总公司进行了询问,暂时来说国内需要注意与日本船企的合作关系,不打算太快进入大型船舶的制造领域。而核电压力壳,这个就算国家建设核电站,三万五千吨水压机也加工不出来。”
颜永年和对面的何仁明、莫高文面面相觑,没想到楚江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当初是胡文海亲口同意了投资水压机,总不至于到中铁建投这里被退回来吧?
这可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
莫高文皱眉说道:“楚经理说的也不算错,但汽轮机我们国内总是要自产的。如果在转子方面有了突破进展,电力系统说不定就会投资呢?船用大型曲轴,即使中船总公司现在没有这个打算,我们也可以生产出来向国外企业提供。至于说核电压力壳,三万五千吨水压机虽然加工不了,但我们不是还有后续计划。何况,我们的这台水压机,肯定能拿到盛飞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业务,这是可以肯定的。”
“莫厂长这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了,这对企业经营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楚江油盐不进,摇头道:“即使如你所说,这些项目都会在未来推进下去,但开始的时候这台水压机难免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至于说盛飞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我想请问,黎明厂现在生产的发动机需要水压机生产的涡轮盘吗?”
“这个……”莫高文被楚江问的只能无言以对。
黎明厂现在生产的主要是涡喷13发动机,纵观国内目前能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如果有需要三万五千吨加工能力的——那妥妥的不是加工不出来了吗?
谈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三万五千吨水压机需要配套。配套在没有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存在,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首先投资建造三万五千吨水压机,然后国内制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