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科研体系(4 / 4)

帝国重器 周硕 6905 字 2016-06-19

主持,由他来负责研发的。用的时间也不过是两年,花了几十万人民币而已。和现在新科公司给他提供的支持比起来,时间缩短到四分之一,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接下来倪光南又介绍了负责软件研发的计算研究所和工业控制的自动化研究所的两个负责人,这两个人胡文海倒是没有听说过了。不过既然能入倪光南的眼,胡文海自然愿意相信他们的能力。

转过来到了吴老这边,动力院的设置就比较简单了。目前只有一个大项目,那就是TF-41发动机的燃气轮机开发。这东西虽然有罗尔斯罗伊斯提供的SM1A燃气轮机的全套技术,但什么时候吃透、什么时候能够投入生产,胡文海实在是心里没有什么底气。半导体技术他倒是不担心,大不了自己撸胳膊挽袖子亲自开挂就是。但发动机这一块,他就麻爪了。

好在吴老倒是给他吃了个定心丸,国产的TF-41改燃气轮机,到1987年肯定能够拿出来。

有了这句保证,胡文海才算是松了口气。

然而这些研究工作能够推进下去,全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会议室里众人各自把自己手上的项目介绍过一遍之后,一个问题就摆到了桌子上面来。科研技术的开发,对资金的需求简直可以称之为烧钱。何况半导体和航空发动机,它们一个是工业皇冠、一个是工业之花,烧起钱来当然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会议上把所有的研发计划都汇总一遍之后,一份数字就摆在了胡文海面前。要想支持目前的研发计划全部顺利进行,新科集团至少要向新科科学院投入二十亿人民币以上。

除此之外,不论是电子研究院还是动力研究院、电池研究所,全都一致要求科学院必须再投资一个独立的研发中心——材料研发中心。

这个材料研发中心要能够支持电子、动力和电池三家项目的开发,前期可以通过收购数据库的方式来打下基础。但是很多技术需要的高科技材料,国外的企业是不可能出售的。要实现技术突破,只能是真金白银的往里砸。

虽然第一年需要投入很多基建投资,所以把预算撑大了足有十倍,但可以想见未来几年这个投资力度并不会减小。新科集团的发展,对技术的追求绝对比科学院的投资增长速度更快。

这样一来,1986年6月到1987年6月,算上其他社会上可能找过来的项目,胡文海至少要准备往科学院扔进去五十亿人民币不可。

“胡总,这笔钱是不是太多了点……”

不论是倪光南还是吴大观,看到这个数字都有些发懵。这可是五十亿人民币,中科院如今一年的经费有这么多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