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加达里(3 / 4)

帝国重器 周硕 7000 字 2016-05-25

株湖公司50%的股份和工业化生产离子渗透膜的技术都置入其中。我会安排人收购工业化离子渗透膜生产技术,同时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只要等我们的后续协议签署,剩下的股份可以陆续的转交过来……”

“这不可能,我的风险太大!”

将异株湖公司50%的股份注入一家与杜邦合资的企业,胡文海还怎么晚上睡得着觉?

何况异株湖公司今年马上就要拿出二十亿分红,胡文海能够得到其中的十亿美元。成立新公司,这些钱最后不是要有一部分便宜了杜邦?

“胡先生请放心,我们可以使用AB股的方式。除非杜邦掌握新公司100%的股份,否则无权干涉公司的运作。而如果因为分红导致了你的损失,我们可以在最后成交协议补上这部分分红。”

所谓AB股,可以说是一个极为不受投资者喜欢的公司股权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股份分成了两个阶级,一个是有投票权的B股,另一个则是没有投票权或很低投票权的A股,这也叫做双重股权结构。阿里巴巴就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哪怕马云手上没有多少股份,但他的股份投票权却是以一当十,让他牢牢的掌握了对公司的控制力。除了阿里巴巴,美国的Facebook和谷歌也都是这种股权结构。

如果是这种方式,那胡文海倒是可以考虑了。

这个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绕开了摩托罗拉的委托开发协议,也绕开了异株湖公司50%股份只能自用专利,不能向外授权的弊端。作为异株湖公司母公司的新公司,天然拥有了水锂电基础专利的使用权。

“行!协议由我来定,技术来源必须干净!我什么都不知道,绝不会承认参与了杜邦的任何不道德商业计划!”

胡文海也是干脆,有钱不赚王八蛋。为了撇开摩托罗拉的委托开发协议,杜邦肯定要真刀真枪的出钱买股份和技术,这岂不是相当于自己的东西自己再掏一遍钱买下来?有这种冤大头,便宜不占白不占。

“那就请胡先生等我的消息了,我会尽快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的。”

胡文海点头:“我也会尽快完成我的准备工作。”

“哦,对了!”他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新的合资公司,名字叫做加达里怎么样?”

……

加达里公司的组建工作相当迅速,一家欧洲的实验室出面将离子渗透膜的工业生产技术卖给了加达里,然后他又把50%的异株湖公司股份注入加达里集团。

亨特杜邦以一定的溢价又在加达里集团手上收购了离子渗透膜技术的专利,并且出资八亿美元收购了10%的加达里集团A股。A股每股的投票权是一票,而B股的投票权则是100票。这样一来,胡文海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根本不怕杜邦在这里耍什么花招。

当然,这一系列动作,都是背着摩托罗拉进行的。

等到了一月末,摩托罗拉果然加大了对晶圆厂实习生的挖角力度。劳动协议补偿、工作待遇,甚至是协助入籍这些手段都用上来了。当然,工人本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能让摩托罗拉舍得投入,自己本身也要有本事才行。哪怕这些实习生的能力不足以补偿损失,但更高级工程师的出走,必将会对胡文海晶圆厂项目造船更大的影响。失去一个蚀刻工人不会伤筋动骨,但失去一个工艺工程师,陆应龙非得吐口血不可。

可如果说能够提供的待遇,国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美国比。就好像未来中国的高科技公司都扎堆北上广深一样,良好的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待遇。回国连个超级市场都没有,买东西还要凭票,就算工资报酬再多又有什么用?

到了一月末,明显对摩托罗拉待遇心动的人数,已经上升到了四十多人。这在实习生队伍里占到了五分之一还多,已经对晶圆厂项目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直到这个时候,威廉姆斯才姗姗来迟的向胡文海发出了面谈的要求。

对于摩托罗拉来说,这根本就是给胡文海的“最后通牒”。

“胡先生,请跟我来。”

艾迪逊神色有些复杂的在前面带路,将胡文海送到了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简单的陈设,大概是随便找了一个没人用的员工会议室,威廉姆斯和几个摩托罗拉的高层在一侧坐着,胡文海进来,甚至没有人起身迎接一下。

“请坐吧,来自中国的胡先生。”

威廉姆斯指了指自己对面,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

“我想和胡先生谈谈关于异株湖公司股权的事情,现在的股权结构,我想并不符合异株湖公司继续发展的需要了。”

胡文海孤零零的在会议桌的另一侧中间坐下,并没有坐到威廉姆斯指定的那个位置。和对面的咄咄逼人比起来,他似乎并没有太过紧张,甚至还从兜里拿出了一条口香糖嚼了起来。

“箭牌薄荷味的口香糖,还挺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