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开诚布公(3 / 4)

帝国重器 周硕 6929 字 2016-05-25

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他却始终无法消灭明朝的心腹大患建州女真的后金政权。因为明末的东林党,总是能把他的战略布局破坏的一干二净,然后用各种蠢的让人想哭的办法,将战略优势送给后金。”

“嗯?”胡胜利一脸懵逼:“明末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吗?”

“你就当有吧。”胡文海摆摆手,接着讲了下去。

……

“我不喜欢黄石,虽然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如果我是黄石,我绝不会在打败皇太极之后继续在朝堂上和东林党斗争。一个将军,他最拿手的就是武力,怎么可能在政治上比得过那些东林党?如果是我,就干脆拿刀把这些东林党,一刀、一刀、一刀,全都宰了!”

“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较量。那是对自己、对自己周围的人不负责任,黄石为了自己愚蠢的坚持,牺牲了那些从长生军开始就跟着自己的兄弟,多么可笑而虚伪?”

“我虽然开始也抱着能够说服刘局的打算,但我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你知道,我也知道,咱们和这些人八字不合。最后,还是要用我们熟悉的方式,一刀、一刀、一刀……”

胡文海用力的挥舞着自己的手臂,像是在奋力的斩杀敌人。

胡文海开始的心思还是希望能够说服绣城铁路分局的,得到分局的支持,对东风速递的这个计划非常重要。

而分局的位置却比较尴尬,对绣城来说铁路系统的封闭性很强,很难能插手进去。而对于胡文海力量相对集中的高层来说,区区一个铁路分局,也真是不值一提。

胡文海试着自己打通这层关系,在不动用高层力量的前提下,动静比较小的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说实话为了区区一个铁路分局,搞的地动山摇的未免就有些大炮打蚊子了,用力过猛。

不过或许胡文海真的有一种把事情搞大的体质,事实证明他还是要走回原来的老路上去。

帝都的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这可是有年头的老建筑了。一个在帝都随处可见的国家机关式的大门,厚重款式造型的大门上铜字鎏金锃亮的几个大字:铁路科学研究院,这就是它最出彩的地方了。

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一丝一毫的特殊,提醒人们这里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铁路最重要的研究单位。

“付总工,这是德国的技术吗?”

铁路科学研究院在电气化方面有一个专门课题组,这里当然也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正在积极的开展电气化铁路的研究。

不过和付志恒比起来,国内这方面绝大多数的专家也都有些相型见拙了。

作为铁道部科技局总工程师的付志恒,在成为总工程师之前,就是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从1961年在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参加工作,到1981年出国深造。付志恒整个人生的二十年时间,都奉献给了电力机车这一领域。

而铁道部科技局总工程师的职位,无疑是对他学术水平的认可。

铁路科学研究院的电气化课题组,实验室主任柯学义有些惊讶的看着手上的测试结果,然后有些不敢相信的向付志恒提问。

“柯主任,结果怎么样?和标示数据都相同么?”

“相同!”柯学义大点其头,嘴上啧啧称赞:“真不愧是付总工,听说您在德国AEG公司进修过,这个是它们的技术吗?”

“快给我看看,这个事情你要保密,要记住一定得保密!”付志恒迫不及待的从柯学义手里抢过报告,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嘿,我知道。就这个数据,我说出去估计也没人信啊,太惊人了!”柯学义点头,像是有些意犹未尽:“不愧是德国的技术啊,真是先进!早就听说德国人的工业水平比美国人也不差,我看在功率半导体方面,这哪是不差,简直把美国人甩到没影啦!”

“这不是德国技术。”

付志恒头也不抬,手上抓着两份文件。一份是新鲜出炉的测试数据,一份则是从自己顶头上司那里得到的“说明文件”。

只不过当付志恒拿到这份说明文件的时候,自己也实在是很难相信它标定的数据。于是在请示了上面之后,就亲自到研究院这边来进行实地测试,必须亲眼确认IGCT技术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而测试的结果,如今就在付志恒的手上。

柯学义略微一愣,随即了然的点头:“哦,我说嘛。这么先进的功率半导体,大概是美国技术?美国人也是大方,这么好的东西也肯给咱们么?”

“也不是美国技术。”付志恒像是有些不耐烦,干脆的说道:“这是咱们中国的技术。”

“哎?”

柯学义眨着眼睛,掏了掏耳朵:“付总工,你说啥?”

“我说这是咱们自己的技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