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满足(3 / 4)

帝国重器 周硕 6925 字 2016-05-25

慨莫名。

巨型总段造船法,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项目,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他的重心也都没有放到在这方面过。毕竟他重生之前搞的是电子制造,而不是重工业。对于重工业的大投入、长时间、低回报,除了国家恐怕没有哪个商人会真的感兴趣。

要搞造船厂和巨型总段技术,更多的是为了给手上的光电技术和中国的巨型机找个出路,顺便还有拽韩国人后腿的打算。

他知道巨型总段造船法对造船业的意义,也知道孙厂长手上三百万吨订单对国家的意义,更知道万亿日元的贷款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造船业、对中船总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突然才意识到,刨除这些,他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其实意味着,对千千万万如同这些造船工人一样,普通人生活的改变。

在这之前,大港造船厂是陷入经营困境,工人工资都需要贷款,银行看在政府的面子上勉为其难才继续输血的负担。

而在这之后,是无数人生活的希望,是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所有人脸上的笑容。

他突然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他所努力改变的“中国”,究竟是什么。爱国,又是什么。

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啊,是把他们从绝望,从改革的阵痛中拉出来。

胡文海并没有加入到他们庆祝的行列中去,只是这样远远的看着,只是这样,他就已经觉得非常满足了。

……

孙厂长脱下了在日本穿着的那身定制西服,换回了他的深蓝色工作服,出现在胡文海面前的时候,脸上仍然是红扑扑的。

“嘿,耽搁的久了点,让胡总等的着急了吧?”

胡文海摆摆手,忍不住笑道:“没有的事,孙厂长看来在厂里的威望很高啊。”

“嗨,那是你没看几个月前,工人们想要吃了我的眼神!”孙厂长说是这么说,可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困难都过去了,成功者不会受到过往困难的影响。相反,那时候的情况越是困难,越显得他们身上的成功更加耀眼。

“哦,对了,胡总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孙厂长好奇的问道。

“我?先回家吧,这都走了好几个月。说实话,当初孙厂长你来找我,我不是才刚回家。这两年我在外地的时间,比在家可多多了。哎,你说我一个大好青年,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可怜我连高考都没有时间参加,上大学简直成了奢望……”

“哈哈哈哈!”

听到胡文海的抱怨,孙厂长笑的简直上气不接下气,连连摆手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你胡文海要上学?

呃,现在还真不知道哪所大学能装的下你了。

“说来也是不好意思,本来省里是下了通知的,说会有一位副总理来给胡总接风洗尘。”

孙厂长摸着脑袋,嘿然摇头。不说别的,三十多亿美元的订单啊,有个副总理出面,也还真就是一般般的待遇了

“不过临时出了点事情,这位就没赶上咱们回来的时间,现在在钢城处理问题呢。”

胡文海笑笑,不以为意:“不瞒孙厂长说,我这辈子是没有见大领导的命。平常有什么事情,出面的都是各位领导的秘书。就是正主出面,也就是能见到省级领导到头了,还得是没什么前途那类的。真要有个国家级的领导见到我,那非得出大事不可!就这命,有什么办法呢?不过钢城出了什么事情,竟然动静这么大?”

孙厂长苦笑:“这事儿说来也和咱们有关,三百多万吨的船舶订单,少说是三十万吨钢铁的消耗量。就是拿走一半,给沪东和江南造船厂,着落在咱们渤海省的也要有少说十几万吨的钢铁消耗。这笔消耗可是计划外的,钢城那边为了这批钢材,几乎就是要翻脸了。”

胡文海恍然大悟,不由跟着苦笑点头。

现在是什么年代?八十年代,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满大街到处都是的倒爷,倒的就是计划内物资到计划外物资的差价。而钢材作为重要的生产物资,十万吨涉及到的利益,足以让人跳脚的把官司打到******去了。

“不过相信领导们会处理好的,毕竟咱们可是三十亿!”

孙厂长拍着胸口说话硬气的不得了,说来也是,那是三十亿,足以砸倒任何不服的势力了。

胡文海点头:“既然这边没有问题了,那我就准备回家了。还得麻烦孙厂长,帮我买张火车票。”

八十年代渤海省还没修高速公路,省道是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劫道的甚至都不能说没有!相比之下,还是火车更方便舒适和安全的多。

“嗨,这点小事客气什么?”

……

“孙厂长,我是说请你帮我买一张火车票——”

胡文海目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