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团结又斗争(4 / 4)

帝国重器 周硕 6914 字 2016-05-25

向房地产集中,而抽干了制造业资本的问题。可又不能不合作,发展房地产是大势所趋,不搞房地产的制造业干脆连制造业自己都缺乏发展下去的资源。

所以胡文海未来必然要在房地产市场大把捞钱,可又必须遏制未来中国房地产投资热,还得拿着房地产盈利的资本投入制造业……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对未来中国任何一个房地产以外需要资本的企业来说,都是既斗争又团结的这么一个状态。

翻过篇来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不就是没搞好“既斗争又团结”这条线。全社会都抛弃自己的本业,去“团结”房地产行业了。结果搞的东京一地房价能买下整个美国,哪有不死的道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胡文海给夏博洋介绍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房地产运作方式,确保了他能够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能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推进项目进程。

然后就是带着夏博洋,亲自去找了一趟王以纯。

别说,王以纯丝毫没有因为夏博洋的年纪就轻视了他,反而将他当成是一个万全平等的交谈对象。不仅留下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甚至连自己的住宅电话都留给了他。除此之外,王以纯和胡文海,更带着夏博洋把绣城市内的头头脑脑都见了一遍,堪称是“送佛送到西”的典范了。

尤其是市建总公司、物资局、规划局、设计院等单位,王以纯干脆是领着夏博洋,干脆找到了这些单位的门上去了。

吓的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事后纷纷打听,这夏博洋是从哪冒出来的高干子弟?

什么?王以纯的私生子?扯淡!真要说是王以纯的私生子,恐怕都没有这个力度。

莫不是从省里、京里下来的倒爷?这时候物价双轨制刚刚开始实施,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高干衙内们正是满世界到处寻找机会的时候,绣城这犄角旮旯蹦出几个有背景的人物来,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于是,就带着这样的怀疑,整个绣城官场都知道了一个叫做夏博洋的新贵,处理他的问题莫不是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和谨慎。

不过在夏博洋工作刚有所进展之前,胡文海却又一次的离开了绣城。他带着新科重工,也就是渤船民船业务的主要技术骨干们,踏上了前往盛京的火车。

在那里,空军帮忙联系的一辆直飞日本东京的包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乘坐两百人以上的波音747飞机,等待着胡文海和孙厂长两支队伍的汇合。

可以说这次赴日,是集合整个渤海省造船业的所有精锐力量,展开的一次“长征”。

在胡文海心中,这也是一次必然要对韩国造船业进行绝杀的一次最佳机会。

他要在韩国造船业承接日本造船业转移之前,先掐死这根韩国经济崛起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