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回店。
回店之后,交账,辞工。
米铺老板挽留,但潘奇水去意已决,一定要走。
为什么要走呢?
是因为潘奇水真想管管陈家女儿这事。
不是胆子大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是……潘奇水内心认为,自己是要管闲事;并且这趟闲事,很可能是麻烦事。
所以潘奇水要辞工。辞工了,哪怕是惹下麻烦,也不连累到店里。
由此看出,潘奇水胆量没出来,但善良已经出来了。
——
出店走得不远,潘奇水就打听官府。街坊说,县城才有品的官老爷。镇里,只有一个乡正,没品级的。
乡正与里正,意思差不多。乡,指人口集居地;里,则指幅员、指境域,指范围。
人口稀少之地,如果每里设一个里正,自然就多了。因而人少的,每几十里设一个里正,也是有的。
而一个乡,肯定是要设一个乡正的。
当然,要达到乡,是有一定条件的;一定得多少户家、多少口人。
再往下,就没有村长这一级别了。
潘奇水知道,这种没品级的官员,是没有执法权的。也就是说,他们遇到犯事的人,既不能抓,也不能打,更不能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调解。
于是潘奇水就打听县城在哪个方向,该怎么走。
潘奇水在米铺干活也有几个月了,街坊都认识了,因而也没瞒他,直接就给他说了。
但是,凡人说的话,是从凡人的角度去理解的。
方向,指的是出镇之后那条路的方向。那条路之后拐弯了,方向就变了。
距离,自然也是一路七拐八弯之后的距离。飞着去的话,肯定飞过了。
潘奇水也知道不要挠民,直接走出了小镇。瞧着没人,这才开始飞行。一路飞得很慢,但肯定飞过了街坊所说的距离,一直没有看见城池。
潘奇水就又返回了小镇。
这回,潘奇水并没有入镇。到了小镇边上,直接就按照三季豆孟老太说的方向拐弯,转而飞向田庄。
跟县城不同。田庄因为近,所以凡人在指方向的时候就比较准确。
潘奇水没飞多久,就望见了正在行走的三季豆孟老太——都这么大功夫了,她居然连五里地都还没有走到。
潘奇水犹豫了一下,是否让三季豆孟老太知道自己会飞。
算了,就算她知道,彼此并没有关系,她也求不到自己这儿来。
即使她求了,自己也不一定会帮她办事。
于是潘奇水就朝着三季豆孟老太飞了过去。
将到,潘奇水将速度压得非常低,喊了一声:“孟老太!”
三季豆听见呼喊,回身一看,没人。
“这里,在上面。”
三季豆依言往上一看,顿时打了个趔趄。
乖乖,那个“大兄弟”居然在天上飞!
——
接下来,三季豆孟老太和潘奇水之间,上映了一幕常见的戏剧。
总的来说,就是孟老太贬低自己,抬高潘奇水,把潘奇水尊称为仙人,要向潘奇水磕头,声称还要买香来烧,等等。
而潘奇水这边,则解释自己也是寻常之人。并且,前面在付老太门前谈话的时候,曾得孟老太指点迷津,心中十分感激,等等。
人敬鬼神,而远之。鬼神说,自己没如何没怎样,总的来说,就是不会害你。人一听,相信了。你本领高强无所谓,只要不害我,那就万事大吉。
不,不能万事大吉,事情还没完。这完全可以拉大旗作虎皮,狐假虎威呀。
于是孟老太又跟潘奇水套了一会儿近乎。
如果是没有丢失记忆之前的潘奇水,估计早就不耐烦了。但是这会儿,潘奇水并没有。
潘奇水说,想去看看陈家女儿。
孟老太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大兄弟真的想管这事儿?”
“真的!”
“要我说,这事儿还得听我的,”三季豆孟老太说,“前面大兄弟说了,叫什么民风民俗。这个风俗,带了个民字,就十分难办。就算把罗光棍抓进官府,说不定转天他就会被放了回来。回来之后,他一定变本加厉,纠缠陈家女儿。
“如果站在陈家女儿地场去说,她心寒,并不完全是因为罗光棍。那罗光棍再坏,但那也是敌人。敌人要不是坏,那不就成不了敌人了么?真正让她心寒的,应该是她妈,还有她弟。你想想,她整日里起早摸黑辛苦劳作为的是啥?还不就是为了家里人嘛。哪知,她被人害了,家里人不支持她找人算账不说,反而跟坏人联合起来,欺压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