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的飞舟,用飞舟承载请来的技术人士。
技术人士,越请越多。西山暴发大洪水的消息,自然也越传越广。平民百姓,对于邱书仪等三人寻找技术人士的举动,也是越来越支持。
最后一趟,请了上百人。
当然不是这上百人真的起到了什么作用。而是一段一段的水坝修筑下来,距离平原越来越近,不能再这么继续拖延下去了。
所以,这一回,吕林兰陶念修筑的水坝,也就歪打正着的结实了。
完全挡住了洪水,并且还受得住洪水的长期浸泡。
水量多了,是洪水。少了,则是生活、生产用水。
所以闸口是必须要建的。建好闸口之后,由人工控制,适量的放水。然后就能长治久安了。
坝身,算吕林兰陶念歪打正着的修好了。闸口,就不那么急了。仔细听取那一百多技术人士,的意见,吕林兰等五人一起出力,最后修了个相当漂亮的闸口。
跟那一百多技术人士在山上相处了好几天,互通姓名,就很正常了。
最后,送那一百多技术人士返回平原城市。
这个时候,吕林兰等五人阻挡洪水、挽救了平原城市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
还没飞到圈地新址,吕林兰等四人就又突破了。
高秋变成金丹中期,东方以巧变成金丹后期,邱书仪进晋元婴,吕林兰修到元婴大圆满。
突破之后,高秋惊叹:“哎呀,这次信仰来得好快啊!”
“快什么快,这是第二个旱灾地区的。”陶念说。
高秋噎住,过了一会儿,说:“陶姐还不是一样的说话讨厌。”
“哦,原来我的进步这么大!真是太好了!”陶念一脸高兴。
高秋满头黑线。
现在进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间的对决,每人每次出“石头”、“剪刀”或者“布”,石头战胜剪刀,剪刀战胜布,布战胜石头。每个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赢五次者赢得此局。】
系统声音完全落下的时候,吕林兰发现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间里。
只不过这回两人之间并没有长条形的桌子,有的只是一块及腰高的圆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着,而她则和陶念一人一边相对站着。而这一次,陶念跟吕林兰第一次做主线任务时的表现有些许不同,没当时那么僵硬了,脸上也多了点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个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显示的黑色信息总共有两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个数字:135。
有了上回的经验,吕林兰立刻就明白了,135是个倒计时。也就是说,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时间分出胜负。
而在两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单向移动挡板升了起来,稍稍向两人那边倾斜,而挡板下方有一个拳头的图案。这块区域是让两人提前将手放上去,做好手势后等挡板变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胜负了。如此一来,两人动作快慢所导致的投机行为也被阻止了。
猜拳这项活动,历史悠久,玩法简单,风靡全世界,最早却是起源于中国。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手势令的记载,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游戏应当可以追溯到那时候。
很多人觉得猜拳游戏的胜负靠的只是运气,但吕林兰却认为,猜拳是一种博弈。通过上一次两方的出手判断对方这次会出什么,充分考虑到对方会有的同样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该怎么选择,而对方要是同样考虑到自己这边的想法,也会做出相当的应对,那么自己这边又要多考虑一步。
简单来说,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这次会想出石头,而考虑到乙方的想法,甲方会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会出剪刀……绵延下去是无穷尽的。这样的策略大多数人都懂,吕林兰以前玩猜拳的时候,除了这个策略,还会结合对方的眼神,动作,神态来综合判断,综合下来胜负在八二开,她胜得多。
很快,倒计时开始了变化,从135开始变小,而与此同时,这个数字旁边出现了一个小一号的红色数字10,同样开始变小。
吕林兰猜测红色倒计时结束就要开结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单向玻璃挡板下方。这单向玻璃挡板从她这边看是透明的,而当她看向陶念那边的单向单板时,又是不透明的,什么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这边,也应该是一样的。
倒计时变成5的时候,吕林兰摆了个布。第一轮,她对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只能靠概率。一般来说,剪刀石头布里面,剪刀这个手势相对最麻烦,一般来说人们会避开它,大多数人会以石头或者布开场,而不管是哪一种,吕林兰出布是不输的局面。
当倒计时变成1后,下一刻却跳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