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夜宿幺店子(1 / 2)

这一去就是几年,跟师姐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师姐一走,我就像是失去了一颗心一样。

整天心中空落落的,同时师傅和师娘一样,发现一屋子的话都少了很多。

有一天丁红旗突然对着我说道:“带把得,我们出去走走吧!”

我知道他所谓的走走,并不只是出去转转而已,而是要到江湖中去走走。

这样的时间,他一年中总会有好几天。

一说都是出去收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毫无所得,就回来了。

这些年农村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好多的田地都荒芜了,根本就没人种。

就更不要说耕牛了,根本就越来越少了,少到几乎说没有了。

既然他要出去,我也就跟着他走了。

我们带着老酒,这次先是沿着嘉陵江,一直到了山城。然后又从山城一路向北,走上了荔枝道。

有时间,我有种直觉。丁红旗好像就知道啥子一样,他发现这荔枝道上有事要发生。

我们从山城出发,很快就再次进入了大巴山山脉。这里的山又大了起来,一路上我们风餐露宿,幸好这边虽然山十分大,但是一路上还有许多的幺店子(西川方言,意思是路边小店,多是即是旅馆,又是饭馆。)可以晚上歇息。

到不用像在金牛道上,不是住山洞,就是住庙里。

这一走就是半月之久,这一日已经来到了竹筒沟,听说这里曾经有批土匪,抢了给朝廷进贡的梨子(其实是荔枝,只是老百姓误传而已),被朝廷剿灭了,尸体摆满了山道。

后来在这里修建了梨子庙,里面还有梨子菩萨。这个庙,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庙宇了,所以我和丁红旗就想要去看看,这荔枝菩萨到底又是个什么样?

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梨子菩萨,因为庙里的菩萨已经不见了,年久失修得庙宇,早就断了香火。

破破烂烂的存在那里,好像已经被历史遗忘。

见没有了菩萨,我们也就离去,准备找地方休息。突然听见一声声戏文:“上了鸡公寨,梨子在不在,进了竹筒沟,梨子就要丢。过了化米梁,梨子才稳当。”

这声音有些像戏文,又有些像山歌。听起来应该是男子唱的,歌词虽然悲凉,但是却听出几番豪迈在里面。

丁红旗听后,对着声音处喊去:“唱戏的,可是吴家背二哥?”

“哈哈哈!自从这公路通了之后,还能记得我万州吴家的人可不多了!”说着一个五十对岁得男人,从山后转了出来。

“丁家兄弟,十多年没走这条道了吧?”那男子对着丁红旗问道。

“原来是吴三哥,这些年没见,身体依然是那么硬朗。”丁红旗对着男子说道。

然后又将我介绍给了他,男子叫吴夕月,听起来有些像女子的名字。但是却是个豪迈汉子,满脸的大胡子。

这万州吴家,也算是通江铁佛门的一支,虽然是分支,却也在过去盛极一时。

当年吴家在公路没通之前,都是跑荔枝道得。陕地运棉花到川地,再从川地运火纸到陕地。

曾经有句话在荔枝道上流传很广,那就是一条白龙进川来,一条黄龙出川去。

这白龙就是指火纸,也就是用于祭祀烧得草纸。而白龙就是指棉花,当时运送这两样的东西,都要靠背二哥背,有时间几十上百人一路,远远看去,确实像一条长龙一样。

只是如今公路通了之后,有了汽车火车运输,这样的景象已经不见了。

吴家曾经是这条道上,背二哥得领袖家族,现在却已经衰落了,甚至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从吴夕月的脸上,我看到的是没有任何的落莫,而仍然是无限的豪迈。

丁红旗对着吴夕月问道:“三哥这次要到哪里去?”

“听说陕南那边子武镇附近的幽光镇,出来血玉矿。很多江湖中人都往哪里赶,你我修行之人,虽然对这些身外之物不敢兴趣,但是那里却接连传出人命案子。”

“我吴家虽然衰落了,但是这也算是我吴家的地盘,就不能不管了。”吴夕月说道。

我一听血玉矿,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在寻找着东西的下落,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立即问道:“血玉矿?你说的可是真的?”

吴夕月却有反问道:“难道你们不是不是为了血玉而来?”

丁红旗看了我一眼,对着吴夕月说道:“我们就是个杀牛贩牛的,哪里知道血玉这样的宝贝,就更不要说这血玉矿了。只是这孩子道心还不稳,一听说宝贝就来了精神。”

说着还在我头上拍了下,只是我已经一米八几的个子,他却只有一米六不到。这一拍就像是跳起来拍我的头,显得十分的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