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来他做了皇帝,巡视长安之时,想起少年时的往事,寻找到那位曾经给了他一勺羊汤的小贩,重重奖赏了他的同时,又一次吃到了让他念念不忘的羊汤泡干馍。
后来因为大家觉得皇帝都爱吃的东西,肯定是好吃的,所以逐渐把这种吃法发扬光大。
这种说法很有戏剧性,当然至于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管是正史也好,戏说也罢,牛羊肉泡馍这种食物,倒是的确从北宋开始流行的。
实际上,羊羹自古有之,基本和中国人食用羊肉的历史一样早。
而泡馍这种吃法,有史料记载的是在唐末,“安史之乱”之时,唐德宗借大食军队收复两京,平乱之后,大食军暂驻长安。
大食士兵行军打仗随身携带的军粮,是一种叫做“托儿木”的面食,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馕”的食物。
托儿木便于保存,不过放久了的托儿木会变得很干很硬,无法直接食用。于是大食士兵便把托儿木掰成小块,用滚热的羊肉汤浸泡之后食用。
随着大食人和当地人的交流,这种吃法也逐渐传播到市井之间,这或许就是有史料记载的真正的牛羊肉泡馍的最早由来了。
当然,在杨怀仁看来,这之前的牛羊肉泡馍和后世的相比,因为当时许多香料还未被人们使用,做法也相对简单粗糙,味道应该是比较腥膻难闻的。
而他把最接近后世的一种做法和味道带到大宋,也算是开创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