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应帝王》的最后,是讲“浑沌之死”。其实是讲智商给人类带来的麻烦,但并不是要我们排斥智慧、智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我们只有找到了事物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去根治。
作为人,我们还是要生活的,要来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的。我们无法回避生的过程,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当我们明白人生后,明白道后,换了一种心境、心态来面对生活,来面对现实处境,我们就会坦然许多。
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是一种心态、心境,而不完全是虚无。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心态、心境,再回归现实生活的话,我们会怎样呢?还用说吗?自然是逍遥游了。
如果我们沉溺于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那种心态、心境,而无法回归现实,那么!我们的人生一样完蛋了,那样地人生真的没有意思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有亲人的,有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后代和身边相识的人的,我们要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要活下去,还是需要与这些人发生交结的。
所以!如果把人生比如成一场“人生大戏”的话,我们要做主角,去演绎我们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随波逐流,活在别人的电视剧里。
我们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学道只是换一种心态、心境,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现实。
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生!是道家最珍惜的。
所以!所有解读老庄哲学的文章而把“生”撇到一边去了,进入虚无境界的、精神境界的,都是瞎扯。
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
写到这里,解读庄子内七篇的文字也结束了。《庄子的故事》正文部分也早就结束了,全书完。作者但愿以上文字能够给予读者以启迪,解决“倒悬之苦”,选择正确地人生观去健康生活。如果真的是这样地话?就请打个赏吧!不求多,钱财乃身外之物,赏个五斗米(饭钱)就够了。来而不往非君子,相互帮助是生存之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