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军(2 / 3)

“大伴,制造火器归那个地方管?今天朕想去看看火器了。”崇祯高兴得很,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想到了火枪,就准备到造火枪的地方去看看。

“回皇上,这制造火器有军器局和兵仗局两处地方。”王承恩当了多年的太监,对这方面自然熟悉得很。

“有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回皇上,军器局归工部管,兵仗局是内八局之一,归内廷统管,两者都能造火器,但是要说区别,还是兵仗局强些。”

“走去兵仗局看看,”其实这兵仗局离紫禁城也没多远,也就两三公里的样子。七拐八拐,很快就到了兵仗局。兵仗局是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中之一。有兵仗局掌印太监和提督军器库太监各一名。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太监。

“奴婢程晓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程晓三后面还跟了一大群的人,看样子都是兵仗局的大大小小的头头。(名字我乱编的别介意)

“都起来吧,程晓三看着崇祯有点不明白,皇上怎么想起到兵仗局来了,以前不都是皇上需要什么,直接派人传个话吗,今天这是怎么了。

“你去找人拿10把火枪来。试射一下让朕看看,”崇祯吩咐下去就立马有人去办。

一群人先拿来一批火枪,然后在远处树立了一个靶子,一对侍卫走上前去每人那期一把火枪瞄准远处就开始零零碎碎的开始了射击。

崇祯在一群侍卫身后看着这群人使用火枪听声响还不错,可是命中率就惨目忍睹,只有十分至二三这样。不管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枪啊,那个男人不爱枪,前世枪支管理严格,崇祯也就在电视网上看到过,大学军训都没有摸到过,就在崇祯想上去把玩一下的时候,突然有人惨叫起来,

“啊..........”吓了崇祯一跳,周围侍卫立马围了上来保护崇祯,转眼看去,一个可怜是侍卫手里的火枪炸堂了。

“程晓三,这是怎么回事?”

“皇上,奴才.....奴才.........这炸堂是火枪常见得问题,我们也没办法,火枪的制造要耗时一月,成品只有七成,就这样还很容易炸堂。皇上奴才也不敢欺瞒皇上啊。”看着跪在地上吓得满头大汗的太监。崇祯也有些无语。看样子自己的军队大规模装备火枪的梦想无法实现了,这个时期的火枪射程射术威力都不及弓弩,还是等火枪铸造技术提高后,威力和射程胜过弓弩在考虑太规模装备比较靠谱,至于火枪现在性价比还是太低了,装备一万人火枪费用可以训练几万的弓弩兵了,再说了这个时期一万的火枪兵还真打不赢几万的弓弩兵。

“既然火枪不行,那就看看火炮好了,要是火炮在出问题,朕也难得惩罚你,一会火炮就有你来试射吧.“

不一会红衣大炮就推上来了,看样子还不错,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几声炮响过后,一阵青烟飘过,这次不远处的目标打中了。”崇祯看着这个红衣大炮,威力和射程都可以,缺点也很明显。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绑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不过这个时期的大明也就能这样了。

“以后的战争还是要看冷兵器啊,朕的新军还是以配刀剑弓弩的步兵为主,配合骑兵,在辅以火炮。至于火枪还是往后放放吧。”火枪肯定是要继续研制的,不过在技术不成熟的时期,崇祯并不打算大规模装备。

“大炮的威力还不错,程晓三你们兵仗局准备五十门红衣大炮,交由新军,大炮造好后就由兵仗局的各个主官管事的来试射,这批大炮做的好,兵仗局就适当的提升一下工匠的待遇,谁要是可以改进火炮火枪威力射程朕可以给个从七品官的待遇。”崇祯说完后那些工匠跪地谢恩。

延安府的张老爷,骑着小毛驴,悠哉悠哉的走在官道上,看着头顶越来越多的乌云,不由得邹了眉头,看样子要抓紧找个茶社客栈躲躲雨了。于是张老爷拍打着小毛炉快速的向前狂奔而去。

将小毛驴拴好后,张老爷看着湿了一点的衣服,对着边上的小毛炉,“还是有你好啊,不然我这身衣服就都淋湿了。”

让伙计安顿好小毛驴后,张老爷推门进了客栈。下雨天客栈里还有不少行脚商人和江湖人士。,张老爷自己找了个空位置坐下,让小二上了壶茶,坐下就在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