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更新慢是有原因的(2 / 2)

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周遭的环境不复其应有的氛围之时,似乎从书中一览便是最为方便的一个途径了吧。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前者是中国文化之内核,后者是其外表之美。不过我觉得还有那种连绵不绝的顽强也好,生机也罢的气质,也是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气运绵长,底蕴丰厚,一者是来自于先生在前文中所说,祖先们对于向内发掘自身的探索的孜孜不倦,另一个便是由此而来的包容与博大。

十分之认同先生所谓中国文化在一开始的时候,便走向了一个相对超前的路上,其实不难想象,当和平一直持续的前提下,科技进步所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会可以预见的到来,即便是就当今的中国来讲,无论如何,大环境下温饱的问题已经解决,小康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神文明的建设势在必行。其根本在教育。

文化的传承,其实更多的还是要倚靠教育来实行的,否则前人写书著述为何?先生一直强调是要活在当下,那么便不去管之前发生过什么,只是保持着最高的敬意与尊重来借鉴前辈们,无论有名或无名的前辈们,遗泽给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还是想要不甘心的再一次引用一遍罗素的主张,“在解决政治经济问题时,切不可损害其固有文化。”

算了,他妈的,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