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祝振国声音越来越大,中气十足,整场没有一个角落不在回荡着祝振国的诗声。
止住身形,祝振国往后一个空翻而去,长刀在空中划出一个浑圆,逼人寒光照亮整个诗会众人的眼睛。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祝振国身形越来越快,满场尽是刀光人影。
在场众人各个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目瞪口呆盯着场中的祝振国,便是连眼光都跟不上祝振国的动作,耳朵里尽是祝振国豪气冲天的诗声。
“闲过信陵饮⑹,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⑺。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⑼。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⑽。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众人直感觉自己的眼睛与耳朵都跟不上祝振国的节奏了,在这《十面埋伏》的琵琶曲中,人刀合一满场飞舞,那破空之声与急促的乐音遥相呼应,直击人心,似乎那飞舞的祝振国就是自己,似乎自己也能持刀杀敌,豪气冲天。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突然祝振国声音大作,这两句便是最大的高潮。
两句一完,只听祝振国一身大喝:“啊!!!!!!!”
再看祝振国身形,从后面直奔几丈上前,已经跃起一丈多高,面前正是之前为祝振国倒酒的木桌。
长刀已经被祝振国挥舞到了极致,便是人眼已经看不清轨迹了,只能感觉到长刀迅猛下劈,穿过了木桌,随之一个翻转,长刀又在桌子下面横劈过去,直接穿越了四条粗大的桌腿。
只在瞬间,祝振国收刀站立,平静如同从来没有动过,慢慢收刀入鞘,此时解冰语的《十面埋伏》已经尾声,祝振国轻轻念出最后一句:“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⑾。”
脸不红,心不跳,呼吸均匀的祝振国慢慢走向自己之前的座位,便坐了下来。
那被祝振国练斩两刀的桌子,依旧保持着桌子的模样站立着,完全看不出有一丝变化。
满场众人皆是呆懵,一时间没有一人说话,便是这朱景元也没有了思绪。燕王也是静静看着,似乎还在回味这诗,或者是在回味祝振国这惊为天人的刀锋。
刘绪辽本就是武艺高手,又不怎么通诗词,却是最先反应过来,对着已经坐在座位上的祝振国开口道:“解元公,你。。。。这。。。。诗。这诗比我那首有气势。”
燕王也回过神来,开口大叫一声:“好!!!!!!!!”
却是这燕王真的想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了,只能大声叫好。
只听燕王一声好,那木桌卡啦而响,炸成几块,切口比那锯子锯开的还要平整,众人又惊在当场。
便是燕王也站起身来,往前急走几步,去看这本来还好好放在那里的桌子,突然炸裂开来木桌。
再看一曲而完的解冰语,已经满身大汗淋漓,为了配合祝振国的动作,解冰语更是精神极度紧张,只为跟上祝振国的动作,乐音就是要配合动作才能出这等效果。只是这解冰语本是一个弱女子,一曲奏完,心神已经疲惫不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