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Beat-It-Beat-It”,一边一手捏着裤裆,一手在一旁打响指,全身还不停的抖动,尤其是胯部,不断一前一后摇摆,那画面让人看得又尴尬,又面红耳赤。
“这……他搞什么呢?”
“是跳舞么?”
“哪有这样的舞蹈,也太……羞耻了吧?”
“咳咳,我倒是觉得不错!”
“你看你看,他居然还伸手去按头,不会是一边唱还一边在YY什么吧?”
“那你得问他!”
“……”
姜伦唱完后从录音室里走出来。
直接第一个向亚伯问道,“怎么样?需不需要改进?”
“呃,不需要!”
亚伯讪笑着摆手,“那什么,你准备下一首吧,这首过关了!”
姜伦目瞪口呆,一次性就公关了?
当下面露喜色,“那好吧,下一首录什么?”
“你看吧,只要不跳舞就行!”
“嗯?”
姜伦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因为他刚才在录音室里的反应,完全出于自然状态,也就是不由自主,自己都没想到画面有什么不妥。
这其实跟舞蹈无关,都怪姜伦自己,跳的太难看,才会引入侧目。
休息了半个小时,姜伦再次进入录音棚。
这次他录制的这首,正是《The-Phoenix》。
姜伦喜欢这首歌,就是因为喜欢原版乐队一遍遍嘶喊着“Young-blood!”
第一次听到这歌,他低沉的心跳就随着乐拍欢悦起来,全曲下来就是那么畅爽。
仿佛一切灰蒙都有了色彩。
怕什么?
我们还年轻!
我们输得起,不怕输,永不服输!
我们有凤凰涅槃的决心,我们流着永不屈服的血液,就是因为我们年轻。
编曲是姜伦自己做的,但其实就是原本的编曲,就连李青拿到手后,似乎也改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而且这首歌还请了交响乐乐团做伴奏,耗费不少。
音乐响起,姜伦耳机只带了一只,另一只别在耳朵后面,第一秒就燃了。
气势恢宏的音乐中,姜伦随音乐喊出了第一句,“Put-on-your-war-paint~!(画上战妆!)”
“You-are-a-brick-tied-to-me-that\'s-dragging-me-down~!”
(血肉相连,吾辈乃城墙!)
“Strike-a-match-and-I\'ll-burn-you-to-the-ground~!”
(一点星光,你我化身火场!)
“We-are-the-jack-o-lanterns-in-July~!”
(无家可归,吾辈乃孤狼!)
“Setting-fire-to-the-sky~!”
(怒火焚天,无人可挡!)
“Here-comes-this-rising-tide~!”
(燃矣,燃之如狂潮怒涨!)
“So-come-on~!”
(扬羽矣凤凰!)
这首歌一响起来就像被人猛戳了一下,就像上了战场一样,给人满满的能量!
听着这首歌,就感觉像是扛着一架巴雷特M82A1,迎面是一排正在挺进的坦克,天上有飞机,时不时有导弹在身边炸开,但人不会死,只会浴火成为涅槃的凤凰。
这首歌原本的封面是一张极具争议性的照片,吸烟的少年代表朋克精神,身边的小僧侣代表传统与经典,寓意为传统和变革的融合,摇滚精神可以跨越文化、种族、宗教等种种阻隔,走在一起。
而《The-Phoenix》这首歌虽然听起来战意满满,但却又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反战歌曲。
“Put-on-your-war-paint~!”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Cross-walks-and-crossed-hearts-and-hope-to-dies~!”
(并肩横步,誓死如荣光!)
“Silver-clouds-with-grey-linings~!”
(乌云压边,凤鼓银氅!)
“So-we-can-take-the-world-back-from-the-heart-attacked~!”
(故国明月,断井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