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美国连载的版权问题,你准备准备,到时候咱心里也有个底。”
“好!我这就去查。”
Deak很激动,他以前跟过很多工作室,但没有一部作品有《蜘蛛侠》这么传奇,这才刚刚上线一个多小时,居然就接到了两通国外的合作电话。
而且在这之前,已经和奥菲达成了动画改编合作项目,Deak发自心里的佩服姜伦。
然而,这些主要还是姜伦的人脉和名气造成的,除了日本那家动漫公司,其他都是冲着姜伦这个人来的。
这也是网络时代的特征,互联网让内容变得不值钱了,反而让人变得值钱了,一个成功的人,一旦某些内容贴上他的标签,便会吸引很多人都关注。
人是用户,用户为王,人就是IP。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还是人。
下午。
姜伦和Deak一起接受访问。
媒体记者们都是一起采访,因为时间有限也只能这样。
而动漫圈的朋友,则是按条件分批进行,一些大的漫画杂志和网站可以获得专访的全力,而一些小的就只能一起访问。
面对采访者,姜伦作为被采访者,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何要做动漫”。
他的原因其实是冲着《蜘蛛侠》电影去的,但是在这些人面前,却不能这么说,于是只能谈自己对漫画的喜爱,希望国漫崛起,而且想了很多曲线救国的方法等。
在过程中,他多次表示《蜘蛛侠》漫画能推出,全靠以Deak为主的工作室成员,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部漫画,至于这部漫画能不能成功,现在还不敢妄下结论,这是得需要时间和市场验证的,只有经得起反复验证过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
随后几天,《蜘蛛侠》得到了广泛传播,就算那些不喜欢看漫画的,只要听了这事儿,看了热门的相关微博,也被蜘蛛侠这三个字和蜘蛛侠的形象洗脑了。
工作室花了不少钱买榜买微博头条,而且和微博联手推出了《蜘蛛侠》漫画的背景皮肤。
而这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还是那些之前收邀前去发布会的大V们,以及和姜伦关系不错,受委托转发相关内容的明星们。
某知名二次元COSER博主,在微博中晒了当天和姜伦的合照,以及现场发布会的照片。
并且配文:现场拍的照片,还有和姜伦的合作,姜伦好暖啊,主动跟我们打招呼。
然后跟了几个卖萌的表情。
某圈内老人,在微博中不仅晒了图,还不断的推销这部漫画。
“看了这部漫画,我真的流泪了,因为我看到了国漫的希望,奋斗这么多年,圈里人来了一批走了一批,铁打的动漫圈,流水的爱好者。我希望姜伦以及酷智动漫能够坚持做下去,你们很棒,很不错,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动漫圈欢迎你们。”
某大V发博,“姜伦是一个成功的明星,也是一个成功的创意者,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脑子里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和创意,而且这些想法和创意不只是在音乐领域,在文学、电影、动漫领域都能看见,而且他现在的社会地位,能够支撑起他完成这些梦想。未来,姜伦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明星而已,后世,人们记住的也不只是他的名气。”
微博上炒的很热闹,姜伦这边却没有过多关注。
因为他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微博毕竟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你只要给它钱,它就能帮你办很多事儿,它更是一个传媒帝国,资本才是幕后老板最看重的。
而姜伦现在忙着动漫工作室的完善。
办公地址换了,不再是那间住宅楼,在酷智娱乐楼上租了几间办公室。
人员扩增了,设备器材增添了,每个岗位都有了专职人员。
《蜘蛛侠》的实体连载和出版也开始谈合作,各路出版社、杂志社每天要见好几批,尤其是那天发布会请来现场的各家漫画杂志,授权给谁也不太合适,只能左右沟通商谈,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
而这些都由工作室的出版编辑团队负责,他们都是从别家公司挖来的很有经验的谈判高手。
此外,酷智动漫也宣布获得了《鬼吹灯》和《搜神记》的漫画改编权,这两个项目将同时在今年后半年启动,并且将和《蜘蛛侠》成为酷智动漫的三把宝剑。
姜伦踏足动漫行业,对这个圈子里来说,既是好事,也有担心。
那么多资本想占据这块市场,但都陷在了里面,最后不得不撤退。
姜伦是带着内容来的,而且还有本身的人气做支持,金钱的渠道也不缺,能不能玩的转,全看工作室的运气了。
……
……
北影、中戏的初试成绩出来了。
姜宁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