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银子吧?这总需要时间吧?”
&bp;&bp;&bp;&bp;“这也拖不了多久吧?”
&bp;&bp;&bp;&bp;“拖一段是一段。”高拱苦笑了一声道:“拖的时间里,我们继续想办法。实际上,也不是拖着,而是真的筹备银两,看看能不能找到银子。也许”
&bp;&bp;&bp;&bp;“也许什么?”
&bp;&bp;&bp;&bp;“也许拖一段时间,罗信便能够平定边关,便倒出手来去处理市舶司的事情。”
&bp;&bp;&bp;&bp;王锡爵眼睛一亮,罗信可是大明的财神,如果罗信平定了边关,说不定就能够解决市舶司的事情,一旦市舶司重新开启,便会很快赚取银子,重建玉熙宮也不算什么。但是,随后王锡爵的神色又黯然了下去。
&bp;&bp;&bp;&bp;“平定边关哪里会那么容易?即便是罗信为军神,也需要半年时间吧?”
&bp;&bp;&bp;&bp;“是啊!”高拱点点头道:“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筹备一些银两,实在不行,就先重建玉熙宮,只不过要慢点儿干,拖着。”
&bp;&bp;&bp;&bp;说到这里,高拱又叹息了一声,望向了北方边关的方向,喃喃自语道:
&bp;&bp;&bp;&bp;“希望罗信能够快一点儿平定北方。”
&bp;&bp;&bp;&bp;高拱回到了内阁,坐下来,开始审批奏章。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高拱沉声道:
&bp;&bp;&bp;&bp;“进来。”
&bp;&bp;&bp;&bp;鸿胪寺的李德志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文书,来到高拱的面前道:
&bp;&bp;&bp;&bp;“大人,蒙古来了使者。”
&bp;&bp;&bp;&bp;“哦?”
&bp;&bp;&bp;&bp;高拱的心中就是一惊,难道是蒙古人准备发兵大明了?
&bp;&bp;&bp;&bp;不对!
&bp;&bp;&bp;&bp;如果发兵大明,又何必上国书?直接突袭就是了。历来蒙古发兵中原,都是突袭,怎么可能先来告知?
&bp;&bp;&bp;&bp;一定是勒索,趁着大明如今虚弱,前来勒索!
&bp;&bp;&bp;&bp;真是可恨!
&bp;&bp;&bp;&bp;高拱心中沉重地打开了那本国书,看着看着,眼睛就猛然睁大。心中“砰砰”跳。猛然抬头道:
&bp;&bp;&bp;&bp;“去将蒙古的使者请来。”
&bp;&bp;&bp;&bp;“是!”
&bp;&bp;&bp;&bp;李德志匆匆离去,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李德志带着蒙古使者来到了高拱的值房。高拱脸上浮现出笑容,请蒙古使者落座,上茶。经过了一番详谈,他终于明白了。
&bp;&bp;&bp;&bp;原来是罗信出使蒙古,促成了这次大明与蒙古互市。而且蒙古承诺,一旦互市成功,蒙古和大明便为兄弟友邦,永不互相侵犯。
&bp;&bp;&bp;&bp;这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碳。如今大明怕什么?
&bp;&bp;&bp;&bp;就怕蒙古趁火打劫。如今的大明实在是太虚弱了,灾荒和内乱刚刚平定,北方边关又正在和高丽打仗。这个时候,如果蒙古进攻大明,便是高拱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bp;&bp;&bp;&bp;别说是此时蒙古要求互市,就是蒙古来趁火打劫,提出离谱的条件,大明也得咬着牙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