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司,参加的人员有罗胜那边的人,大明这边有罗信,刘守有,张居正和徐时行。
谈判的过程十分艰苦,当然这都是在罗信和罗胜的计划。每天都从日出谈到日落,在张居正等人的眼中,罗信充分发挥了谈判技巧,终于在历时七天的时间内,双方达成了协议。
华夏国缴纳半税,每年从大明交易两千公斤的铁,还有一些其它的金属。而海上的秩序便由华夏国负责。
就在双方达成协议的第二天,又一轮藩国商人来了。他们见到了罗信,得知一切恢复到罗信在东南是的秩序,这些藩国商人都非常高兴。罗信叮嘱了一番徐时行,便与第三天和刘守有一起返回京城。
回到了京城,两个人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玉熙宮。
玉熙宮内。
嘉靖帝正在观看着罗信,刘守有,胡宗宪,张居正和徐时行分别上奏的折子,这五份折子讲述的内容大同小异,从各自的角度阐述这次谈判的艰苦过程。
即便是张居正的折子写的内容也十分公正,因为张居正心中清楚,即便是他歪曲事实,也没有用。因为另外四个人的折子内容会大致一致,那样的话,反而把他显露出来。
不过,张居正还是按照徐阶的意思,写了一些罗信逼迫徐家的事情。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