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首战美国队(4 / 5)

非常重视二中锋,耿向志的国青队又怎么会例外呢?

美国队调整战术,中青队这边立刻针锋相对,耿向志的临场指挥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大为赞叹。不过还是有些人对他不满――那些期待李长庚上场的人们。直到现在耿向志还没有让李长庚上场的意思。

比赛现场,场边观战的李长庚神色平静,或许还有些热切,握着拳头为场上队友呐喊,给换下场的队友递上毛巾,他丝毫没有觉得耿向志不让自己上场有什么特别意思。比赛场上,教练代表这绝对的权威,这样的认知早已经在上辈子就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赛场上,美国队调整战术后,宋刘铭的得分的机会顿时少了很多,但中青队的进攻却依然犀利。宋刘铭在内线依靠他庞大的身躯站住位置,接球后可以四面分球。球场上另外四名球员都是绝对优秀的射手。司马神机尤其是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射篮得分的主要得分手。中青队队员的个人实力或许不如对手,但他们一个个射篮的基础绝对扎实。机会出来后,将篮球送入篮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李正富有攻击型的传球组织,宋刘铭内线的分球、拆当,以这两个人为核心的中青队正表现出强大的攻击力。司马神机、李振华,总能够舒服的将篮球送入篮筐。

整个第二节,中青队继续和对手保持这旗鼓相当的局面。

这时候,最兴奋的莫过于电视机前看球的中国球迷了。能够和美国队打成平手,即使只是短短的一节时间这也足以令他们满足的了。耿向志这支中青队和以往的任何一直中国国字号球队有着鲜明的区别:进攻手段变化多端,球场上五个球员真正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是依靠一两个优秀的内线队员和对手死拼。而且这支中青队作风更加顽强,面对中国这样的强敌也未有一名球员表现出怯战的情绪。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中青队能够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已经满意了;球迷们也永远是最公正的,赛前对耿向志的疑虑和不满在这场比赛已经慢慢的消失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耿向志破格召入的李长庚到底什么时候上场,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可是到目前为止,耿向志丝毫没有让他上场的意思。

依靠李正和宋刘铭的出色发挥,中青队和对手再一次战成了平手,51:53,上半场结束。

半场获得五十分,在美国队和世界强队交手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下半场开始。

上半场和美国队这样的“世界三流球队”战成平手,这绝对是美国队不可以接受的,下半场开始,美国队的球员似乎一下子觉醒过来了,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在下半场一开始席卷了中青队的半场。突破分球、拆当掩护、精妙的配合,美国队的球员用表现告诉别人,他们并不是只会耍弄个人技巧。

控球后卫克里斯-海耶斯是整个美国队进攻的掌控者,下半场重新回到球场后,他立刻表现出了他作为控球后卫在这个位置上无与伦比的实力。美国队从来就不缺乏个人实力超群的球员,事实上在场的每一个球员实力都不会逊色于各自位置上的中青队队员。而一旦将这些球员的实力整合起来,那绝对是令所有对手恐怖的事情。克里斯-海耶斯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的速度飞快、动作异常的灵活。防守他的李正根本无法阻挡他的突破。突破打乱中青队的防守;一旦队友有空档出现,他的传球绝对不会迟到;三分线外他自己就可以远程发炮,一个优秀控球后卫所必需的素质他都表现得无可挑剔。

场上李正几次被他突破后,司马神机很自觉的协助李正对他进行包夹,可克里斯-海耶斯总能够将篮球从两个人包夹中将篮球传出去。美国队的其他四个人并不是笨蛋,四打三,四个得分高手将篮球送入篮筐还不是轻松简单的事情?

而且美国队在他的带动下,这个进攻节奏骤然加快起来。场上的五名中国球员都有非常强劲攻击实力,快节奏的比赛令中青队很难找到防守的重心。

美国队改变的不仅是他们的进攻节奏,他们的防守也同样祭出了2-3混合联防。2-3联合是区域联防和盯人防守相结合的防守体系,是结合了两种防守优点的战术。当李正持球的时候,克里斯-海耶斯和美国队另外一名后卫对他包夹,并且封住李正给内线宋刘铭传球的路线。当球传到内线的宋刘铭或者李振华、司马神机手中,美国队内线的双人包夹令他们找不到进攻的机会。球传到外线,恢复盯人防守的美国队不让中青队外线的射手有轻松得分的机会。

比赛的形势急转直下,美国队很快打出10:0的高潮将双方的比分拉开。

耿向志叫了暂停。这个时候调整战术是理所当然的。

对场上的局势,耿向志洞若观火看的一清二楚。

很明显,美国队进攻的发动机是克里斯海耶斯,他的速度奇快,突破犀利,防守他的人必需能够跟得上他的突破。

美国队的防守是2-3混合联防